日期:[2021年06月07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

山西省儿童青少年近视率61.34%

眼科专家:家长是孩子近视眼防治首道防线

  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居世界第一。当前我国青少年中,初中生近视率超70%,高中生超80% ,大学生超90% 。高度近视是首要致盲原因,近视防控,刻不容缓。同时,近视发病率存在较大地区差异,2018年全国6—18 岁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处在前五位的省份,依次为甘肃省(61.43%)、山西省(61.34%)、江苏省(60%)、浙江省(59%)、山东省(58.66%)。
  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记者专访教育部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成员周行涛,听听他对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的意见。

  问:近视防治中预防至关重要,标准化筛查对近视防控有何意义?实践过程中,医疗机构、学校、社区及家庭该如何协同?
  周行涛:早筛早查是近视防控的重要步骤,而其中我们有一个做得比较好的基石,就是建立屈光发育档案。现在很多家长觉得是上学后开始检查视力,其实在孩子0—3岁、3—6岁的阶段就应该进行早筛早防,入学后应该半年检查一次视力,对于父母高度近视、环境不好的高危因素家庭,更要尽早防范。很多家长以为近视只是看不清楚,但如果发展成高度近视,很可能引发并发症、角膜底版病变甚至致盲。
  出生以后,大部分的孩子都是轻度的远视,然后慢慢向正视化一个过程,眼球长度慢慢延长,度数慢慢往正式也就是零度靠近,如果太早把这些远视的储备度数用完了,就有近视风险了,而通过早筛就能尽早发现孩子的远视度数储备属于什么范畴,然后做到精准防范。
  实践中,我们要建立一个闭环防控体系,需要家校医甚至社会机构联合起来。医生不仅要做好临床服务,也要走出医院,提早介入学校、社区、幼儿园去指导筛查工作,保证科学性专业性。
  家长就要做到定期的复查,定期两个字其实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家长要有主动性,要有积极的参与性。而现在儿童近视眼防控的主战场其实在学校,我们强调学校做好减法,减少孩子们的负荷,然后增加学生在操场上体育课的时间,配合好卫生老师以及医疗机构的筛查,保证实施过程当中做到科学规范精准、有成效可跟踪,最终实现数字化信息化的一个互通。
  问:网课的问题,您如何看待?如何开展对青少年儿童近视眼的防治工作呢?
  周行涛:近视眼防治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疫情之后,网课的使用频率一度大幅增加,压缩了儿童户外活动的时间,加速了儿童近视的发生。家长作为监护人,是孩子近视眼防治的第一道防线,思想上要重视,转化为行动,就是需要养成科学健康的行为习惯,在日常作出表率。
  近视眼的形成大多是近距离用眼负荷引起的,包括时间长度、用眼的强度以及所处的光环境等。我们从这些机制着手就可以,时间上孩子要掌握“2020法则”,就是20分钟左右的近距离用眼,有20秒左右向远处眺望或者用其他的方式让眼睛得到休息。
  同时,要提倡户外活动,自然光下户外活动的时间每天在一小时以上,一周至少7小时以上。同时家长还要注意光环境,比如孩子在室内用眼的时候,头顶上有一个大灯,然后左前方一个补光台灯,让光线能够比较均匀,自然不刺眼、不反光,让孩子在舒适状态下用眼。暑假即将来临,家长要利用好孩子的休息时间,为孩子的眼睛减负,为近视防控留出空间。
  问:对于已经近视的青少年儿童,有哪些干预手段?
  周行涛:近视的成因是两点,一是遗传因素,一是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中我们现在所做得比较有限,但是环境因素中能做的非常多。对于已经近视的儿童青少年,重要的是精准验配,让眼镜清晰、舒适、持久,并且能够维护孩子双眼的视觉健康。同时强调安全规范,从而让角膜在整个验配过程中,以及佩戴过程中始终保持在安全的范围之内。
  问:当下流行的全飞秒激光、半飞秒激光适用人群有哪些,存在哪些副作用?
  周行涛:目前对儿童青少年近视主要以防控为主,对于18岁—60岁成年人近视,角膜结构稳定的情况下可以手术,包括角膜激光矫正和晶体手术矫正。全飞秒手术是目前激光手术当中最有代表性、安全的微创手术,稳定性特别好,目前适合在1000度以下近视人群中开展。但有些患者角膜比较陡、比较薄、有疤痕,甚至有圆锥角膜的倾向,这类病人不宜做角膜激光手术。
  此外,要做好手术的规范化管理,将手术并发症降到最低。比如激光角膜手术后会有短暂的干眼症状,通常是良性、轻度的,所以手术之前就关注患者眼睛的滋润状态,手术后要给患者配置一些人工眼泪,帮助其度过那一段时间。 据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