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05月07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

在发达国家看病一言难尽

  提起看病,不少人会羡慕发达国家的一些医疗福利,其实发达国家医院里的久待候诊、昂贵费用、误诊事故等情形也屡见不鲜。医疗福利“看上去很美”,享受起来却并不容易,驻发达国家的记者对此深有体会。
  指骨折看急诊4小时后才见到医生
    不久前,一则德国37岁孕妇流产的新闻令人痛心。在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的一个小镇上,一名怀孕3个月的孕妇因突然腹痛被送往附近医院急诊。然而,由于只有一名急诊医生,前台护士又认为孕妇无大碍,在经过长达4小时的漫长等待后,孕妇因大出血才被紧急推进手术室,此时胎儿早已死亡。德国看病“治病不救急”的特点可见一斑。
    类似事情,驻德国记者也领教过。一次凌晨1点,记者突发急性肠胃炎,疼得满头冷汗,打车去附近一家医院急诊,发现急诊室里人满为患。前台护士简单问询后,记者便开启了等待模式。一小时后,一名建筑工人模样的男子终于被医生叫号。“在手指骨折4小时后,我终于要见到医生了!祝福我还能拥有完整的手指吧!”男子高举简单包扎、渗着血迹的手指,向所有人鞠了一躬,戏谑的语气里充满愤怒与无奈。听完男子的发言,记者放弃了等待,好在临走前护士给了几包能缓解症状的药物,熬过了那晚。此后,记者一般情况下再不去看急诊。
    根据德国相关法律,每位拥有行医执照的医生都有义务定期参与急诊服务。然而,这一义务一般只在工作合同中提及,联邦层面并没有统一规定医生参与急诊服务的最低频率和时间。结果,德国现有急诊医生力量远不能满足病患的需求。
    在加拿大,有一年4月份,驻加拿大记者的牙齿出了点小毛病,给一家牙医诊所打电话,对方的回答让人吃惊不小:“我们已经预约到7月中旬了,可以给你安排在7月下旬。”记者问有无可能提前。对方答,如有人取消预约就安排。记者无法继续等待,只得提前去药店拿了些药缓解症状。
  2016年,全美仍有
  2800万人没有医疗保险。
    多数欧美国家看病前要预约,时间短则几周,长达1
  年甚至更久。
  ■观点■
  破除距离产生的虚幻“美感”
    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遥远的事物,总给人增加美好的想象。比如医疗:一谈及国外,就是技术先进、环境幽雅。一谈及国内,就是看病难、看病贵。然而,事实真如此吗?
    在不少发达国家,公立医院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但免费医疗不意味着想看病就能看。
    首先,门诊和住院预约等待时间很长。法国的公立医院常年人满为患,非急诊病号挂号排队等上几个月才能看病的例子可谓家常便饭,急诊部门更是病号满满,新闻里隔三差五播报病患在等待就诊的过程中因未能及时接受治疗而去世的案例。多数欧美国家看病前要预约,时间短则几周长达1年甚至更久。
    私立医院虽然看病快、服务好,但收费很高。之前就有国内网友在网上吐槽,10年前自己家亲戚在美国摔断了腿,打个石膏花了10余万美元,这还是医保齐全的情况下医保报销以后的费用。
    公立医院解决了看病贵的问题,私立医院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但公立医院看病难,私立医院看病贵,患者的利益仍然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杜万良(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客观比较看病获得感
    美国导演迈克·摩尔拍摄的纪录片《医疗内幕》描述了这样的片段:一名工人因工伤被截断手指,由于没有保险、家境贫穷,不得不在医院提供的选择中二选一:支付1.2万美元修复无名指或近8万美元修复中指。最后,他只得选择放弃中指;一位自认为属于中产阶层的老太太啜泣着说,“我奋斗了一辈子,买了保险,却仍然付不起看病的钱”……这些真实的故事,让人看清了美国医疗体系的阴暗面。
    据统计,虽然美国在医疗保障上的开销位居全球之首,2016年全美仍有2800万人没有医疗保险。
    在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公立医院提供免费医疗,但社保体系不堪重负,医生流失严重。给医生设定接诊上限的做法虽无可厚非,客观上却导致医护人员的临床经验欠缺。
    发达国家确实拥有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但由于各种弊端,患者看病常常得不到预想中的获得感。相比之下,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5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13亿多中国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将不断提升。 王海林
  每300名住院病人就有一人死于医疗事故
    澳大利亚生产力委员会今年1月底公布了最新的政府医疗服务报告,披露了诸多让人触目惊心的医疗事故。报告指出,给不该做手术的病人做手术,手术部位错误、手术器械留在病人体内、输错血液等,都是澳大利亚医院里常见的医疗事故。虽然欧美等国家建立了完备的医疗体系,但医院效率、普通医生和护士的水平却远跟不上现代医学的发展步伐,加之高福利制度监管不严,导致这些国家医疗事故高发。
    此前世界卫生组织对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等7个发达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每300名住院病人中就有一人死于医疗事故。失误除了使用复杂药物的原因外,还包括医疗人员劳累过度、人手不足、沟通不畅等。
    另一份来自法国参议院的报告也指出,法国每年有1.8万人死于治疗方法不当、剂量不当、后续监测不力等原因。在澳大利亚,每年有1.8万人因医疗疏忽死在医院;每年有5万人因医疗疏忽遭受永久性伤害;每年有8万人因医护人员用药错误不得不住院治疗。
    去年年初,法国布雷斯特市一家医疗中心因2009年一起人工流产中的子宫肌意外穿孔事故,被判处总额超过54万欧元的罚款。据法国国家医疗事故赔偿机构主席勒鲁介绍,2016年该机构共收到4500多项赔偿要求。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医疗事故的数量之众。
    德国患者安全联盟的医疗事故数据更为惊人,光是医生把手术纱布或棉球遗落病患体内的事故,每年就有约3000起。德国医生协会的统计显示,每名德国人平均每年需就诊19次。德国人口约为8000万,与37万名现职医生相比,后者工作强度不小。近年来,德国政府频频向外国医生伸出橄榄枝,然而,外国医生因语言不通交流不畅,加之高强度的工作,也增加了就诊失误几率。
    此外,高福利制度监管执行不严,养出蠹虫。以法国为例,2018年年初两名前医护人员因从医疗保险中欺诈获利63万欧元(约合人民币492万元)被地方法院判刑,其中一人在2010年到2014年间利用助产士的便利,采用虚报发票金额、开具假发票、滥计出诊费等方式,从疾病保险金库获利27.7万欧元;另一人作为自由执业的护士,在一年间开立了1.8万份医疗票据,是正常水平的3倍之多。
  免费医疗变相增加了患者等待就医的时间
    不可否认,发达国家的医疗体系有其优点。以加拿大为例,加拿大居民不论居住在什么地方都有健康卡,凭卡看病,绝大多数的医疗服务都是免费的。但正如一个硬币有两面,渥太华医学院教授雅格·布莱文津指出,因为看病免费,人们即使没有严重或紧急病情,也会预约医生进行检查,导致候诊名单很长,并且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同时,政府为医生规定了接诊人数上限。此举本意是为保障医生权益、保证医疗水平、控制支出,但无疑进一步延长了患者的等待时间。布莱文津表示,加拿大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够优化。外国人如果无法进入加拿大的医疗体系,不仅享受不到免费医疗,而且看病会更难更贵,因为找不到家庭医生,多数情况下只能去医院看急诊。
    在澳大利亚看病也是免费的。但患者在公立医院没有权利选择医生,也不能选择何时住院或者手术。澳大利亚华裔医生刘英在堪培拉从业已经近28年。她认为,澳公立医院效率低下情况比较严重。“如果一名医生在私立医院每小时可以做4个肠镜检查,那在公立医院每小时最多只能做2个。由于效率低,病人等待手术的时间一拖就是几个月甚至一两年。”
    发达国家的医疗体系,一方面是致力于发展全民医保,另一方面是社保体系下的严重赤字和公立医院的不堪重负,为医疗系统增添重重危机。以法国为例,由于国家财政捉襟见肘,医疗保健预算一再被压缩,公立医院医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工资不高、工时超长,直接导致医生大量流失。如何在减少开支的情况下更合理地分配公共资源,确保民众和医护人员双向满足,将是发达国家医疗模式不得不应对的问题。
  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