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10月14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9]

麻醉是推一针就不管了吗?

  手术麻醉是指采用药物或其他手段,引发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的信息断层,最显著的效果就是疼痛感的消失。在临床上,麻醉方法可粗略划分为局部麻醉与全身麻醉两种类型。

  一、麻醉分类
(一)局部麻醉。局部麻醉,有时也被称作部位麻醉,是指在病患完全清醒的情况下,利用局部麻醉剂对身体的某个部分进行治疗,从而暂时中断身体的感觉和神经传导功能,确保运动神经传导功能的完整性。这种麻醉阻碍具有可恢复性,不会对人体产生过大的损害。局部麻醉方法的显著优点是操作过程直接、高度安全性、患者能维持清醒、副作用较少,并且对患者的生理机能冲击也较低。(二)全身麻醉。全身的麻醉方法通常被称为全麻。麻醉药物可能通过呼吸道吸入、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进入人体,这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暂时抑制,临床表现包括意识丧失、全身疼痛消失、遗忘、反射功能被抑制,以及骨骼肌的松弛。此外,中枢神经系统所遭受的抑制强度与血液中的药物浓度有很大的联系,并且此种抑制是完全可以被管理和调节的。此种约束效果可以得到逆转,在药物被代谢或排除后,患者的意识和各种生理反应将会逐渐得到恢复。
  二、全身麻醉分三个阶段
  (一)麻醉诱导期。麻醉诱导期是病人的生理状态逐渐从清醒状态到麻醉状态的这个阶段。医生通过静脉注射或吸入方式给病人注入麻醉镇静剂、镇痛剂和肌肉松弛剂。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后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病人暂时意识丧失,失去痛觉以及肌肉松弛。(二)麻醉维持期。麻醉维持期也称手术期,麻醉医生通过静脉方式连续滴入或泵入麻醉药物,并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优化药物的传输速率,确保患者的麻醉保持在稳定的状态,使患者维持一定的麻醉深度,满足手术要求,维持生命体征于正常范围。
  在保持麻醉的过程中,联合采用药物治疗十分重要。高品质的麻醉应确保病人的意识在手术台上完全丧失,并且提供充分的止痛作用,使肌肉能够完全放松。为了实现上述作用,医护人员则必须采纳联合的药物疗法。这种疗法不但能充分展现药物的药理作用,还可以减少它们的使用和可能的副作用,这也正是“平衡麻醉”理念中所主张的观念。(三)麻醉恢复期。麻醉恢复期,通常被人们称作苏醒期。手术结束后麻醉药物停止使用,患者缓慢苏醒,意识、痛觉以及肌肉张力逐渐恢复,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在正常范围。
  麻醉恢复期阶段,病人会安置在麻醉后的恢复室,并受到严格且集中观察与护理。病人只有当生命体征彻底稳定时,才能被送回病房。此外,在手术结束后,由于手术引发的各种身体伤害,以及病患自身所患有的其他病症等复杂因素,术后恢复阶段可能会出现相对应的并发症,此时就需要医疗人员和家属的积极护理,以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

  三、麻醉的重要性
  (一)麻醉的作用。缓解疼痛被视为麻醉药物的核心作用,能解决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楚和心理负担。对于病人而言,如果不麻醉进行手术,那么将会面临极大的精神刺激和生理痛苦,而麻醉技术可以帮助调整病人的生理状态,确保身体状况平稳,并让患者在少量或者没有精神压力的情况下进行手术治疗。麻醉技术可以让患者生命体征稳定、肌肉松弛、术野充分暴露,能使手术的整个过程不受到任何阻挠,医生在手术过程中不遭受任何形式的干扰,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二)麻醉医生的重要性。在进行手术团队中,麻醉医生是不可缺少的。合格的麻醉医生不仅需要具备高深的麻醉领域技能和专业知识,还应拥有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敏锐反应机制及熟练掌握抢救技能。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麻醉医生会持续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的成效,同时会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适当调整麻醉方案,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此外,麻醉科医师在术后疼痛的管理对患者手术后快速康复也发挥了极其关键的作用。麻醉医生科学的术后疼痛管理,可以帮助病人减轻手术后疼痛,从而增强患者的舒适度以及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总结:
  麻醉真不是推一针就不管了。它为手术医生顺利手术保驾护航并保证术中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手术过程中,麻醉环节发挥着不可缺的角色,它为患者营造了一个无需痛苦且安全的操作环境。随着医学界的不断提升,麻醉技术也持续地创新和提高,为患者带来了更加多样化的益处。我们必须充分领悟麻醉工作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观,尊敬麻醉医生的专业职责,并期待未来麻醉技术能够更加先进、安全,为全人类社会的健康作出更有价值的贡献。 陈柏蓉 广西桂平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