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管理运营部
真抓实干砥砺前行 为全区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
加力提效,攻坚克难,强有力支持保障高质量发展。加大收入统筹力度。加强税收共治,确保应收尽收,形成税财协同,构建科学税收体系,实现信息互享,税源共建的合作机制。强化财税部门服务能力,加强对既有优质税源及重点项目的适时监测和分析,夯实税基,进一步挖掘增收潜力。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持续加大向上沟通协调对接力度,申请中央、省、太原市等重大项目(工程)的专项资金,有效弥补财力不足,保障重大项目落地落实,同时,加强到位资金管理,靠前督促项目单位加快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进度,切实用好上级资金。用好专项债券。筛选专项债券项目,做实做细项目储备工作,提高项目审核通过率。做好项目谋划,合理分配债券额度,加快债券资金支出进度,做好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切实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益,在保证政府债务率低于警戒线的情况下,积极争取新增政府专项债券额度。习惯过紧日子。牢牢守住“三保”支出底线,不折不扣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应减尽减,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强化“三公”经费预算管理,不超上年度预算,重点保障刚性支出、急需支出。
深化改革,精细管理,全面提升财政治理水平。推进股权财政改革。制定改革工作方案,提升财源贡献能力,通过发挥国有资本的引领作用和放大功能,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产业,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在实施资本市场有序退出后,投向下一个产业,实现良性循环,以摆脱房地产的依赖,联通产业链、打造地方特色产业集群。积极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健全完善与之相匹配的制度规程。深化零基预算管理改革,贯穿于各领域、各部门的预算编制中,扎实推进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发挥好预算编制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强化政府债券“借、用、管、还”全过程监管,稳妥有序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把防范控制政府债务风险作为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统筹全区会计管理工作。建立财会监督体系,强化对财政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切实履行好财会监督职能,推动财经纪律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组织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加强与纪检监察监督贯通协调。坚持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将预算绩效管理由树立理念、搭建框架、拓围扩面,向夯实基础、突出重点、提质增效转变,加强重点绩效评价,强化评价结果应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财政管理运营部将在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在多元选择中寻求最优解,在多重目标中锚定着力点,在多难局面中找准突破口,不断开辟财政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坚定不移走好“归心、赶考”之路,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 记者 乔建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