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03月01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B17]

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识别和溶栓治疗

  脑梗死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脑部疾病,因糖尿病、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各种因素所致缺血,进而发生脑组织坏死,该病具有较高的复发率、致残率与死亡率等,对中老年人身体健康与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因素
  随着经济水平大幅度提升,人们物质生活也得到明显改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日益提升。相关研究指出,缺血性脑梗死占据整个脑血管疾病80%。脑梗死发病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血管壁自身病变;患者自身所患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也是爆发脑梗死危险性因素,其中经常受累的为中大型管径动脉。通常动脉粥样硬化高发区位于大血管分叉处与弯曲处,故而,常见部位为颈动脉虹吸部、起始部、大脑动脉、椎动脉中下段、基底动脉等。上述部位血管内沉着的斑块破裂后,血小板和纤维素等血液中部分成分会再次黏附与聚集,血栓也因此形成。血栓从血管脱落后会形成栓子,进而阻塞远端动脉,出现脑梗死。管腔会因脑动脉斑块形成的狭窄与闭塞相对明显,此时灌注区域内血液压力会因此降低,血液黏度会增加,血流速度因此减慢,形成局部脑区域供血减少。其二,血液成分改变;通常血栓形成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黏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及血小板增多增症等有关。部分患者缺乏抗血栓Ⅲ和蛋白S且伴随高水平抗磷脂抗体,多种因素造成脑动脉内形成血栓。
  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识别
  高血压是脑卒中主要隐患,当脑部毛细管被血栓阻塞后会形成局部高压,血管壁也因此被压破,导致脑梗。然而高血压属于可控疾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谨遵医嘱服药,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与此同时,糖尿病、心脏病、高龄也是脑卒中危险因素,突发卒中征兆后且满足上述条件,需立即送医,避免错过早期最佳治疗时机。
  所谓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即患者出现卒中症状6h内即称为超早期。若患者因卒中丧失思考和语言能力,无法表述自身什么时候发病,医生可询问家属确认发病时间,即患者未出现症状向后推6-8h计算超早期识别时间。然而在此过程中需强调的是,只有在脑卒中症状发作1-3h内接受溶栓治疗才能降低发生终身性脑损伤概率。通常有以下情况即可怀疑缺血性脑卒中征兆;①突发智力明显降低或语言障碍;②突发视力重影、下降或模糊现象;③突发单双侧面部、肢体无力、灵活性丧失、麻木现象或直接瘫痪无法正常行动;④突发身体无法保持平衡或晕眩,如无外力因素摔倒或走稳不稳;⑤突发严重头痛,此痛感不同于正常头痛,若患者存在上述情况可判断为超早期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
  一般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需立即评估其病情,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关于缺血性脑卒中,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案是溶栓,但对溶栓有时间限制。无论是中国指南,还是美国指南、欧洲指南,均强烈推荐缺血性卒中发病3个小时之内溶栓,也称为一级推荐。如果发病在3-4.5小时,根据患者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相对禁忌证,部分患者也可以继续溶栓。发病4.5小时内溶栓首选阿替普酶。如果符合溶栓治疗的指征,都会首选溶栓治疗。另外,在中国指南上,即2018年的中国缺血性卒中指南,发病4.5-6h内的患者,符合溶栓的适应证,可给予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针对急性期患者要积极溶栓,发现症状应尽快到医院就诊。现在各个医院都已建立卒中中心,目的是保证患者能尽快得到溶栓治疗。阿替普酶由转基因科学技术制作而成,属于现代临床新型溶栓药物,可选择性溶解纤维蛋白,还可结合纤维蛋白强化纤溶酶原亲和力,实现迅速溶解血栓和恢复血流效果。所以,该药物的特异性较强,最重要能疏通存在闭塞血管。此外,医生评估患者病情后,若医院条件允许,可直接血管内治疗。当前脑血管介入再通技术主要包括支架取栓、血栓抽吸、血栓抽吸联合支架取栓、动脉溶栓和急性期血管成形及支架置入技术。例如血栓抽吸作为另一种机械取栓技术,在负荷较大、质地较硬的血栓栓塞治疗方面可能更具优势。脑血管狭窄球囊扩张与支架置入术,通过微创神经介入技术对狭窄的脑血管进行球囊扩张或置入支架以达到血运重建,最大限度让狭窄的血管腔恢复至正常结构,避免因为血管狭窄所致的脑部低血流灌注或斑块脱离,甚至血栓形成所致的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银星媚 河池市宜州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