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年11月08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0]

乾隆也爱糖炒栗子

  栗子熟了,街头又飘起了糖炒栗子的焦香。捧一包刚出炉热乎乎的糖炒栗子,剥开外壳小心翼翼地把金黄的栗肉放入口中,软糯甘甜的滋味立刻充满味蕾。
  看似微不足道的秋季小果,却有着从祭祀先祖到医食同源、从家国之思到百姓日常的数千年历史。而说到糖炒栗子,相传发明它的鼻祖生活在北宋年间,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
曾被用来救荒解饥还可补肾疗伤
  《公羊传·文公二年》有“练主用栗”这句话,“练主”意为古代练祭时所立的神主。但板栗不只是祭祀先祖的供品,因为易饱腹的高淀粉含量,它在中国历史上常被用来救荒解饥。《庄子·外篇·山木第二十》记录了孔子困于陈、蔡之间时,吃杼栗度荒的故事。《韩非子·右经》记载了战国秦昭襄王时,秦国闹大饥荒,包括栗枣在内的王室苑林中所种植的蔬菜、橡果都被拿出来赈济受灾的百姓。诗人杜甫在辞去华州司功参军的官职搬到甘肃省一带时,生活异常穷困,在他的《同谷七歌·第一歌》有诗歌描述如下:“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
  当然,饱腹只是栗子最低的作用,在秉持医食同源的我国,向来把栗子奉为果中佳品,认为吃栗子可以强身健体。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说:“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认为它可以补肾益气;《本草纲目》里有:“有人内寒,暴泄如注。令食煨栗二三十枚,顿愈。”即栗子可以治内寒腹泻。栗子壳还被认为可以治疗外伤,如《集旧方》有:“金刃斧伤用独壳大栗研傅(敷),或仓卒(促)嚼傅(敷)亦可”。
  根据《中国果树志·板栗卷》记载,中国板栗品种在300个以上,在中国大地上的美食衍生多种多样,但风靡大江南北、人们最喜闻乐见的吃食还属糖炒栗子。
传说糖炒栗子的鼻祖是北宋开封的李和儿
  古人炒栗子的方法,小众者有南宋林洪在《山家清供》里所说的“雷公栗”:在形状像茶壶的“铁铫(diào)”中间隔放一个蘸油和蘸水的栗子,再堆满四十余颗后放在炭火里加热,爆裂声响起就意味着栗子也熟了。而清代文人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载的炒栗子更为主流,做法和今天街头的炒栗法差不多:“栗子来时,用黑砂炒熟,甘美异常,青灯诵读之余,剥而食之,颇有味外之美。”
  生于南宋的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笑记》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故都(指北宋的汴京,即今开封)李和炒栗,名闻四方,他人百计效之,终不可及……陈福公及钱上阁,出使虏庭至燕山,忽有两人持炒栗各十裹来改……自赞曰:‘李和儿也。’挥涕而去。”
  李和儿是何许人?相传北宋开封的李和儿是糖炒栗子的鼻祖,最早发明用沙、蜜翻炒,使栗子大小均熟且便于剥离的技术。
  然而靖康之难,汴京沦陷后北方失守,民不聊生。传说炒栗业的祖师爷李和儿也被掳到北京,家破业敝,求归无门。当得知南宋使臣来到被金人占领的燕京时,流落燕山的李和儿之子辗转将炒栗献给南宋的使臣,以寄托故国之思。
  清人祝德麟有《糖煼(chǎo)栗》诗也指出:“礓砂黑似铁,崖蜜渐渍之。和栗入翠釜,翻覆搅不疲。生熟均子母,光泽含肤肌。黄中遂通理,解脱无黏皮。谁能传其袐?汴州李和儿。燕蓟产最美,方法今未隳(huī)。”
糖炒栗子在清代流行乾隆皇帝还专门赋诗
  直到清代,无论南北城市、官府或民间,都能见到北宋汴京糖炒栗子的遗风。
  清代史学家赵翼指出当时北京糖炒栗子的由来:“今京师炒栗最佳,四方皆不能及。按宋人小说:汴京李和煼栗,名闻四方……然则今京师炒栗,是其遗法耶。”
  而南方如杭州,清朝时仍以糖炒栗子为节日果品,如同治初的九月九日重阳节:“是日城隍山、紫阳山登高,吃糖炒栗子、鸡荳,顺道游斗坛,见人山人海……亦一时雅会也。”
  糖炒栗子在清代的流行,广见于各类史料中。如清朝初期的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的:“白露节蓟州生栗初来,用饧沙拌炒,乃都门美品。正阳门王皮胡同杨店者更佳。”清末的郭兰皋在《晒书堂笔录》中有:“及来京师,见市肆门外置柴锅,一人向火,一人高坐机子上,操长炳(柄)铁勺频搅之,令匀偏。”甚至连乾隆皇帝也是糖炒栗子的爱好者,曾写下一首《食栗》:“小熟大者生,大熟小者焦。大小得均熟,所待火候调。惟盘陈立几,献岁同春椒。何须学高士,围炉芋魁烧。”
■小知识
栗子为什么要跟砂石同炒?
  糖炒栗子为什么要加砂石一起炒?相比糖,砂石的作用在糖炒栗子中似乎还要更重要些。
  介于栗子的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直接翻炒很容易出现半面焦黑,半面还未熟,或者如乾隆皇帝所念叨的“小熟大者生,大熟小者焦”的情况。而要想“大小得均熟,所待火候调”,就需要散热较快的砂石填补栗子间的缝隙,在翻炒过程中给板栗均匀导热。无须给栗子开口,只要用黑砂石的热气把栗子内的水分逐渐蒸发,就能造就栗肉那“似面还脆”的平衡口感。
据《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