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年10月21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

这本《文史通义》实际上是《论持久战》

  伪装书又称“托名本”“伪装本”,是指将封面或其他外表形式进行伪装,以掩盖其真实内容的书籍。最早对革命文献伪装书进行研究的唐弢先生在《书刊的伪装》一文中谈到,“当国民党反动派残酷压迫,对革命书刊实行封锁、扣留、禁毁的时候,党和进步文化界为了满足人民的需要,采取了一种权宜而又机智的对策:把书刊伪装起来。”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国民党当局采取各种手段对革命书刊进行查禁与封销,致使沦陷区与国统区的人民很难听到中国共产党的声音,更难了解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主张、方针与政策。为了打破这种局面,中国共产党领导及其影响下的出版机构,将进步书刊进行伪装传播,具体做法通常是采取封面伪装、不断变化书刊名称以及伪托别的出版社的名号等等。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国民党内出现了“速胜论”和“亡国论”的论调。在中国共产党内,也有一些人寄希望于国民党正规军的抗战,轻视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的发展前途究竟如何?一时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
  1938年5月,毛泽东用了不到10天时间,完成了5万余字的军事理论著作《论持久战》。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讲演了《论持久战》的基本内容。
  毛泽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抗日战争的根本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深刻地论述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必须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最后的胜利是属于中国人民的,从而揭示了抗日战争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
  讲演稿经过毛泽东的整理修改后,在延安进行油印。1938年7月1日,《论持久战》一文在延安《解放》第43、44期合刊上正式发表。
  为了在国统区秘密发行《论持久战》,该书伪装本应运而生,大大加快了传播速度。这册《论持久战》伪装本为铅印线装,在封面左部印有长方形书签,签内竖向印有书名“文史通义”与出版者“上海广益书局印行”。 晨报记者 梁耀华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