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年09月16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

村广场上办起游击训练班

  1937年11月,太原失守后的第三天,八路军总部决定,一二九师到晋东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11月13日,一二九师在和顺县石拐镇召开党员干部大会。会议上,师长刘伯承说:“党中央、毛主席让我们创建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现在,我们就要在太行山上来一个麻雀满天飞!”
  游击战如何打?游击队如何组织?会后,师部决定举办一个游击训练班。
  11月15日,师部在辽县西河头村安营。第二天刘伯承召集司、政机关的有关同志交代抽调人员轮流参加训练班。他说,今后华北抗战的重担就要落在八路军的肩上了,所以办训练班是非常重要的。参加学习班的干部,一部分要从已经派下去的游击支队中抽上来,学习完再回去;另一部分从主力部队抽,学习完派下去建立新的支队,或派到已有的支队作骨干。要好好作个计划,争取一年内轮训一遍。
  按照计划,参加训练班的学员,分成两部分,课程略有区别。一部分是师属各部队排以上干部,学习内容是如何分散到敌后发动组织群众打游击;一部分是地方上县、区级干部,学习内容是如何组织自卫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配合正规军游击队打击日本侵略者,以及组织好支前工作。
  那时,有些同志对游击战很不了解,只愿意待在一地打仗,不愿走路。有的则说:“游击游,脚板走出油;运动战,大米小米啖(dàn)。”还有的说:“一年来都说打日本,为什么打一下就又拉走了?”这些,都是需要在训练班里解决的思想问题。
  刘伯承针对部队的现实状况、敌人的战术特点和我军的作战经验,在很短的时间里写出《抗日游击队四个基本任务》《自卫队的参战与训练》等讲稿,结合半年来的实践事例,亲自给训练班的学员们讲授。在讲集结与分遣的“以散耗集,以集灭散”的战术原则时,举了“黄蜂围攻战马”和“打麻雀仗”的例子。他说:“首先要组织游击队、自卫队,普遍分散到各地。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大量分散的抗日武装去消耗日军集结来进攻我们的兵力,掩护我们的主力集结去歼灭敌人分散的部队。只要我们打得巧妙,我们一连人就可以钳制日军一个营或一个团,甚至更多。”学员们听了,都活跃起来。
  1938年5月,毛泽东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发表后,训练班的讲课内容大为丰富,每期学习多则一月少则半月。虽然学习时间很短,学员们都反映大有提高,大家都以被派出去打游击为荣。
  学员毕业后就被派到各地,有的在地方党组织领导下发展游击队,有的地方干部则回到本地组织群众性的自卫队。 晨报记者 乔静涛文/摄 特别感谢:太行人民抗战研究院 王艾甫工作室对本文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