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12月03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8]

怀念父亲

  父亲生于1919年,古交市原相乡上白泉村人,中共党员。
    由于出身贫寒,父亲一边给村里地主放羊,一边在沙土和石头上练字。
    父亲1939年参加工作,任上白泉村联所会计,后任第五区公所财政助理。1942年调任交城县第六区区公所财粮助理员。1948年4月经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战期间,父亲带领民兵往返于古交和交城之间,和日军开展斗争。有一天,实然传来敌人扫荡的消息,父亲收拾好行装、文件奔向门外。这时日军已从村东头冲进来,父亲转身向西边跑,日军端起枪朝父亲打来,子弹从父亲头顶、身边“嗖嗖”地飞过,一颗子弹打中了父亲的后背并穿胸而过。见日军在后边猛追,父亲只好咬紧牙关急速跑到村中一家院子里,包袱掉了也没顾上捡,一位老大爷将他藏于院中的菜窖里,才保住了性命,文件也得以保存。
    敌人找不到父亲,拿起父亲掉落的包袱跑到我家,向奶奶逼问父亲的下落,还要白银,奶奶看见父亲的包袱心急如焚,没好气地说“没有”。
    敌人走后,奶奶哭着满街找父亲,那位老大爷才告诉奶奶,父亲在他家菜窖里。
    这时,由于失血过量,父亲已不省人事,大家只好把父亲转入狐爷山底南岔庄子上,用土办法止血。
    接下来的40天里,父亲吃不下饭,咽不下水,疼痛难忍。区公所赵书记知道后,给父亲送来了药品,父亲这才慢慢好起来。
    1945年,组织上派父亲到交城学习。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全国人民欢欣鼓舞。
    父亲的一生很平凡,没有赫赫战功,也没有惊人业绩,但他履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义务和责任。土改时收回白布和白洋,父亲用毛驴驮了一大摞,自己没留一块白洋和一寸布,邻村有个老乡要二寸扎裤角的布他也不给,说公家的东西谁也不能拿。
    父亲1950年当了小学教师,1961年调到乡政府,1980年退休,后改为离休。
    如今,父亲离开我已10多年,但他的谆谆教诲犹在耳边,他勤劳、节俭、善良和宽容的品格,永远激励着我。 覃海鱼(太原市委老干部局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