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07月16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
“倾听随迁老人的心声”系列报道之“焦虑”

入乡难随俗随迁老人遭遇“融入难”

  7月9日16时,在太原市某室内游乐场,有这样一个场景:两位老人带着不到一岁的孙子在玩耍,奶奶背着书包、推着婴儿车,爷爷抱着孙子在玩电子琴,奶奶看了一下手表,用朔州话对爷爷说:“赶紧走吧,孙子的早教课还有10分钟,别迟到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这游乐场熙熙攘攘的“陪娃大军”中,操着各种口音的老人占到了4成。他们当中,有9成都是为了帮助子女照顾晚辈而漂泊异乡的随迁老人。
  从太原市来看,仅太原市迎泽区建铁社区这个有近千名老年人的社区,专程来照顾晚辈的随迁老人就有近百人。记者走访发现,最让这些老人焦虑的问题是“融入难”——适应环境难、调整习惯难、交朋友难。

1.难以适应环境渐渐成了“隐形”人
  “俺当了一辈子的农民,61岁了才在大城市里有了工作。不过这工作不给发钱。”这是家住太原市杏花岭区同乐苑小区63岁的马贵芬见到记者时的开场白。
  马贵芬是河南省平顶山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儿媳生产前一天来到太原,专职带孙子,如今已经两年。初到太原时,她一有机会就想下楼转转,“人们现在都往大城市跑,在电视上看到大城市的花花绿绿,俺也很向往”。
  儿媳刚怀孕时,在农村待了大半辈子的马贵芬也想体验大城市的繁华,所以就做好了来伺候的准备。“尽快融入这个城市,成为这个城市的一份子。”这是马贵芬初到太原时的想法。
  可是来了太原不到一个月,那种初来乍到的兴奋感就被磨灭了。
  因为说方言,和别人交流很吃力;在街边买菜时,小贩听不懂她说啥,给张纸让她写,她写不出来;去超市买菜,因为不识字,看不懂价签,看不懂小票,更是让她羞臊不已。“所以,现在就是儿子、儿媳买菜,我做饭。”马贵芬告诉记者,因为无法和别人交流,她至今没有交到一个朋友。感到孤独时,她只能打电话和老伴儿、老家亲戚或者邻居聊聊天,排解烦恼。
  来到太原的两年时间里,马贵芬几乎没有独自离开过小区。“听说太原市的公交车、出租车都很方便。可是,俺不认识太原市的道路,更没人教俺怎么坐车、怎么打车,俺也不敢自己尝试。万一迷路了回不来可咋办。”马贵芬很想坐着公交车或者出租车在太原市逛逛,可这种想法还没付诸行动,就被现实扼杀在了摇篮里。每次孙子出去玩、上早教课,都是儿子开车接送。
  所以,两年了,马贵芬在太原的“朋友圈”只有儿子、儿媳和孙子。
  ● 同马贵芬有着同样情况的老人不在少数。几天以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适应环境难,成为随迁老人融入的首要难题。因为难以融入这个环境,他们只好选择逃避,不去消费,不去看病,几乎成了“隐形人”。

2.生活习惯难改变成了城市的“污点”
  “过去在老家,我常年在楼道里晾衣服,也从来没有被人指着鼻子骂过。没想到老了老了,却因为晾衣服被骂了。”7月10日,记者见到王素花时,61岁的她哭着说起了自己的伤心事。
  10个月前,王素花被女婿从临汾霍州老家接到太原来照顾刚满月的外孙女。尽管她是个地道的农民,但因为会说普通话、识字、会用手机,加上自己12年前也搬进了楼房,对于来太原生活,王素花没有丝毫担忧。她觉得,自己可以很快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谁知,现实和想象的完全不同。
  王素花的女儿家,位于太原市小店区一个新小区,小区里的住户大部分是年轻人。
  王素花特别爱干净,每天等外孙女一睡着,她就开始洗衣服。外孙女的衣服几乎一天三换,尿布更是换得勤快,因此,家里晾衣架上,衣服和尿布总是挂得满满的。因为女儿的房子面积不大,屋子里的空间有限,她就在自家门前的楼道里拉起了一根铁丝,家里挂不下的尿布,她就会挂在楼道里。为了不阻挡别人出行,她特意把铁丝拉得老高,而且紧贴自家门前。“我在霍州老家就是这样晾衣服的,十多年了,也没人说什么。”王素花说,没想到,自拉上铁丝的那天起,就有年轻人路过门前时大声开骂,“他们骂得特别难听,说在楼道里挂尿布就是给楼道里制造晦气;占用楼道的公共位置是不道德的;农村老人素质就是低……每次听到,我都特别难过,恨不得冲出门去和他们叫唤两声。”
  后来,女婿把楼道里的铁丝撤掉了。即便如此,王素花出门时还是偶尔能听到邻居们说:“农村老人真的不适合在城市生活,他们的生活方式有时就是城市里的污点。”
  ● 因为生活习惯的差异,随迁老人和迁入地居民之间缺乏了解,双方很容易产生误会,由误会而产生的“互相鄙视”“互相伤害”也就成了“自然”。

3.心里的苦无处诉带娃成了“有期徒刑”
  “我打心眼儿里就不愿意来太原生活,实在是因为儿子、儿媳工作忙,孩子又没人照顾,我才来的。来之前,我就做好了服6年‘有期徒刑’的打算。”说起来太原生活,大同市广灵县62岁的孟桂芳有一万个不愿意。
  孟桂芳在村子里是个非常有号召力的老人,来太原之前的6年里,她每天都会带领着村里的20多位中老年女性在村口跳广场舞。跟着视频学习舞蹈,再教给别人,已经成了孟桂芳的生活习惯。
  2016年,孟桂芳唯一的儿子在太原买房结婚了。2017年4月,孙女出生。孙女出生前,儿子就打电话询问孟桂芳,能否帮忙带孩子到孩子上小学为止。虽然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和舞蹈队,但为了儿子,为了孙女,孟桂芳还是同意了。孙女出生前,孟桂芳便从老家赶到了太原。
  “唉,从那天开始,我就正式‘服刑’了。每天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掰着指头数还剩下多少日子。”因为一开始就不愿意来,孟桂芳觉得日子特别难熬。
  不曾想,来自贵州的儿媳对她总是不满意,不是嫌她做的饭菜不合口味,就是嫌她在家听戏,要不就嫌她照顾孙女的方法不对……孙女刚过百天时,亲家母来照顾了两天。自亲家母走后,儿媳就经常当着孟桂芳的面说“姥姥比奶奶照顾得好”,这令孟桂芳心里更加不舒服了。孟桂芳把心里的委屈跟儿子说,可儿子也只是开导一下就算了事。渐渐地,孟桂芳也就不和儿子说了。
  平时做家务、带孩子本来就很累,心里的委屈还无处诉说,再加上老伴儿不在身边,这里也没有认识的朋友,孟桂芳觉得日子更难过了。孟桂芳曾经想过想带孙女回广灵,等孙女上学前再送回来,可儿子、儿媳都强烈反对。“他们觉得老家条件差,会把孩子带出‘村儿气’来。”无奈,孟桂芳只得放弃这个想法。
  “如今,孙女才一岁三个月,我这‘有期徒刑’还有四年多。我就盼着‘刑满释放’的那天赶紧到来,但是这话我不能对孩子们说。”未来的四年,孟桂芳想想就头大,不知能否熬下来。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模式,而固守自己的思维模式是老年人很难改变的一个特点。执著于 “熟人圈子”,抗拒“陌生人圈子”,会让老人产生压力感、隔阂感和边缘感等不良心理。据太原市杏花岭区域党群服务中心心灵空间心理咨询师马超分析,打心眼儿里出现的社交行为阻碍和融入困难,很容易让老人产生精神抑郁等心理疾病。
  晨报记者乔静涛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