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05月28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0]

雪天回家

  “冈上鸟飞绝,石径人踪灭。独有吴偕张,携儿翻冈雪。”
    这是我自己创作的一首诗,是我在1964年春节偕妻带子回老家时路上的真实写照。
    那时,我和妻子都在晋城市工作,老家在榆社县。因交通不便,我们每次回家时在路上至少要花3天。
    那年我在回家前,就已经想到“挈妇将雏”步行的艰难,于是就提前给老家的大哥发去电报,请求派人接我们回家,但一直没有看到大哥的身影。
    途经武乡县时天降大雪,雪路不易行走,我们便住进了武乡县城的一家旅店里。到了第二天早上,我又给大哥发了一份电报,第二次请求派人接我们回家。
    当时,我的老家榆社不通公路,仅有的人行道像一张弓,“弓背”是村民走出的一条沿河小道,平坦但路程较远;“弓弦”则为牧羊人闯出的羊肠小道,本就难走,加之大雪覆盖,更是寸步难行,不过距离近些。我为了尽快回家,于是选择了走“弓弦”。
    吃过早饭后我花了10元钱雇了一名向导,带着妻子和儿子爬上武乡县城北的胡家垴,登高远眺,是一望无际的皑皑白雪,我们只能在崎岖雪径上探索行走。时左时右,或上或下,深一步,浅一步,步步积雪齐膝。最后,不足15公里的路程我们竟然用了5个小时才到了榆社吴家庄。
    行到此处,我们便同向导分开。小心翼翼地走在冰雪路上,我们边走边张望,希望能看到接我们的人。盼呀、望呀,在距榆社县城15公里处的马会村,我终于看到了来接我们的二姐夫和三姐夫。我们一起回家,直到20时才到达榆社县城。
    这个时候我们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本想在县城吃饭,可那时仅有的几家国营饭店全都关门了。无奈,我们只能咬紧牙关又坚持行走了近10公里,才在21时许回到了家里。此时游子的辛苦,对父兄的思念,全部转化为合家团聚的欢乐和欢度春节的喜庆。
    回想往事,我感慨万分。我们那时因为交通工具落后,每次回家都极为坎坷,而且还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不过现在好了,随着国家的富强,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比比皆是,而且四通八达,不仅回家变得容易了,还能随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吴海江 (晋城市委老干部局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