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05月23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1]

远去的叫卖声

  如今住在楼房里,耳边清静了许多,但不时会想起儿时临街的叫卖声,心里不免泛起一阵涟漪。
    “卖——豆——腐——啦……”天刚亮,卖豆腐的小贩就拖着长长的声音,把我从睡梦中喊醒。我猛地从床上爬起来,靠近窗向街头看去。
    “要买豆腐吗?”早已醒来的父亲问我。我摇摇头:“看一看。”
    临街的窗像一面镜子,看到的不只是卖豆腐的小贩,还有匆匆的行人,上学的学生,推着小车摇着拨浪鼓卖百货的,还有挑着担子补锅钉盘碗的……
    那个时代的人们口袋瘪瘪的,缺吃少穿,衣服破了补了又补,用了十余年的锅碗瓢盆破了也得补。街头一旦传来“补锅钉盘碗了”的声音,人们便从家里拿着锅碗瓢盆出来了。
    我对“补锅钉盘碗”的生意人感兴趣源于家里一个钉过的碗。那个碗很大,乡下人叫砵碗,碗是瓷窑烧的,外面是花纹,里面是斑斓细纹,碗上钉着四个钯。那时我曾想,谁能在碗上钉钯,应该是高手。后来听人说:“家有金刚钻,敢揽瓷器活儿。”就想一睹为快。“补锅钉盘碗”的生意人在街上一吆喝,我便出了门,想看看什么是金刚钻,看看如何钉盘碗。一位老妇人拿了一个碗和一块碎片,生意人说:“你这碗要钉两个钯。”接着他就开始擦碗涂抹,我在一边插话:“你那金刚钻呢?”生意人拿出一根细细的杆,指着尖说:“别看它比芝麻还小,却硬得很,用它划玻璃,就一掰两块,用它钻碗,用不了几下就能钻孔,你看着。”果然生意人拿起工具,没用几下,四个孔就钻好了;然后把两个钯穿进去,用木制软锤里外轻轻敲打,碗就钉好了。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乡村里的叫卖声逐渐消失。拥挤的城市没有行脚商。半新不旧的用品扔进垃圾箱,超市、网购的物资送进家……
    我的童年消失在悠长的叫买声中,这是永远的乡愁、淡淡的忧伤,但是这种乡恋、乡情会永驻我的心里。
    梁冬(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