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03月29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
太原稀有血型临床用血持续紧缺

“熊猫侠”刘豫泉30多年无偿献血救人

  “刘师傅,我母亲做手术急需用血,请您帮帮忙……”3月26日22时许,刘豫泉接到了来自我省忻州市李刚(化名)的求助电话。“多会用?我尽量赶过去!”刘豫泉答复。在参加的4个公益群里,他经常接到这样的求助电话,“能帮我总要帮一把”。
    就这样,默默献血30多年的“熊猫侠”刘豫泉,被评为2018年1月的“助人为乐”中国好人。对此,这位54岁的汉子却说:“这都是我自愿的,不为钱,不为荣誉,没什么炫耀的。”
  体检测出血型“不一般”
    3月22日,太原市红十字血液中心面向全市发出倡议,招募拥有“熊猫血”的“熊猫侠”。刘豫泉,正是“熊猫侠”中的一员。在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客运段工作的他,30多年不间断献血拯救生命。
    刘豫泉参加工作前曾参军入伍。“那个年代,人们没有验血型的概念。”当时,19岁的刘豫泉在河北石家庄当兵。他和战友在体检中被护士告知,他的血型“不一般”。
    “只知道是AB型,但不知道特殊在哪儿!”经过精密检测,医生最终确定他是RH阴性血。“我记得医生说,因为稀少,人们称这种血型为‘熊猫血’。我还是“熊猫血”中罕见的RH阴性AB型血。”
    1984年,刘豫泉从部队退伍转业,进入当时的太原铁路局工作。一次单位组织献血,刘豫泉主动告诉护士他是“熊猫血”,并留下了联系方式。
  与时间赛跑拯救女童
  “救过多少人,说实话,真不知道!”让刘豫泉印象最深的是救治我省代县一位8岁女童的事。
    2014年11月,正在兰州开往太原列车上的刘豫泉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最初他以为是骚扰电话,就没理睬。可是电话就像中了病毒一样响个不停,对方十分执着地呼叫他。“肯定是有事,要不然一个陌生人不可能一直给我打电话。”
    当接起电话的一刹那,电话那端男子的声音急切且带着哭腔:“请问是刘豫泉师傅吗?我想请您献点血,救命……”
    原来这位男子8岁的女儿因车祸导致腿部骨折,大出血,正在山医大二院抢救。但孩子是罕见的RH阴性AB型血,血库告急,急需捐献。情急之下,他向太原交通台求救。很快,通过太原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提供的联系方式,他找到了刘豫泉。
    此时,刘豫泉所在的列车还有一段时间才能达到太原,他心急如焚。
    终于,火车驶入太原火车站,早已准备就绪的刘豫泉立刻冲下火车,匆忙赶往医院。“跑得太快,导致血压升高。”到了太原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却被告知无法采血,他只能赶紧平复心情。不一会儿,他的血压回归正常,采血成功。随后,工作人员及时将救命血送到了医院。
    很快,孩子接受了手术。刘豫泉知道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孩子的父亲掏出一笔钱表示感谢,刘豫泉有些生气了:“救人是自愿,不是为了钱。”
    从那以后,孩子的父亲和刘豫泉成为朋友,并在他的感染下也开始发动周围的人一起从事公益事业,弘扬正能量。比如帮助寻找丢失的孩子,号召大家为有困难的家庭捐衣捐物……去年,刘豫泉和孩子的父亲在代县见面,互相聊起各自最近参与的公益事业,特别开心。
  保护好身体还想多献血
    除了救治女童,他还记得救治过一位大出血的产妇。“当时也是被通知,直接就奔到最近的血站了。”刘豫泉说。
    由于长期在铁路部门工作,刘豫泉的作息不太规律,时常熬夜,但为了不影响血液质量,他格外注意身体情况,确保健康。“乏了累了会抽烟,有时候也会喝点小酒,但是尽量控制。平时在饮食上比较注意,不吃太多油腻的东西。”他告诉记者,“只要有需要,只要我的身体条件允许,我会坚持献血。”
    当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条例》中提倡的献血年龄为18岁至55岁时,刘豫泉有些沮丧,像小孩子撒娇般地说:“其实我是11月份的生日,今年只有53岁,我还可以再献2年。”
    太原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工作人员表示:“长期献血者,若身体条件允许,可将献血年龄放宽为60岁。”
    当记者将这一消息告诉刘豫泉时,他开心地笑了:“做善事要善始善终,我要保护好身体,在有限的生命里多献几年血,明明白白做善事,实实在在做善事。”
    刘豫泉还有个心愿,就是想组建自己的公益队伍。“我所在的成都车队每个班组都有不少党员,如果每班都成立个小组,有专人负责,这样,如果有职工或家属,或其他居民遇到困难的时候,就能发挥大家的力量帮助他们。”
    晨报记者高慧娟实习记者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