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03月07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0]
激情年代

在黄沙滩上放飞我们的青春

王德功朔州市委老干部局推送
  我的家乡右玉县,地处晋蒙交界。历史上,这里历经烽火狼烟,自然生态遭受严重的破坏,成了黄沙漫漫的“不毛之地”。新中国成立后,右玉县的领导和人民艰苦奋斗,使往昔的“不毛之地”成了“塞上绿洲”。
    如今,漫步于林荫道上,遥望着万顷碧波、茫茫林涛,万千思绪涌上心头。
    1956年春天,我在右玉县城关完小上学。一天上午,学校通知我们戴上红领巾,扛着少先队队旗,到县城北门外的黄沙滩上植树。
    一到地方,便看见很多人都来参加植树活动。共青团率先在沙滩上植下了“五四”字样的造林基地,人武部植下了“八一”字样,妇女们植下了“三八”字样,工人农民植下了“五一”字样,我们也植下了“六一”字样,标志着我们的造林基地。
    1958年秋天,我考入右玉中学。一入学,我和同学们就整队到黄沙洼的黄土沙丘植树。班主任老师和体育老师把我们分成几个组,一男一女为一组。随后,我们就开始挖树坑,标准的树坑要求80公分长,80公分深,下部为锅底形。
    劳动中组与组、班与班的竞赛是激烈的,也是和谐的,干在前面的,总会帮那些落后的,然后一块休息,有说有笑,有时还进行歌唱比赛。
    一天时间,我们每组能挖220个树坑,一个坑植两棵树苗。两人一天就种下440棵树苗。几十天下来,我们脸晒得黑黝黝的,嘴上多是裂子,手上满是血泡和僵茧。
    就这样,植树成了我们的必修功课,从初一到初三,又从高一到高三,每季20-30天。几年下来,40里黄沙洼种满了树,我们又转战红土堡、辛堡梁。
    我参加工作后,想到那里看一看。到地方后却发现,沙丘上的树,只见树头不见树干。我找来工人挖开一看,一些腐朽了的树被风沙埋于3米多深的沙土之下。原来树在这里成活生长是多么艰难呀!我悟出一个道理:物竞天择。大自然是和谐的,但充满了竞争。
    在右玉这块土地上,我们曾放飞青春年华。在这块干涸的土地上,我们曾汗流浃背,耕耘播种,用灼热的追求释放着自己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