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双重选择
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病因与分类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主要由甲状旁腺肿瘤或增生引起,导致甲状旁腺素(PTH)分泌过多。根据病因,甲旁亢可以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三发性三种类型。原发性甲旁亢:由甲状旁腺自身病变(如腺瘤或增生)引起,是最常见的类型。继发性甲旁亢:通常由肾脏疾病或其他因素导致甲状旁腺功能异常。三发性甲旁亢:在继发性甲旁亢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自主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可能仅表现为血钙和PTH增高,而无其他明显症状。重症患者则可能出现骨骼变形、骨折、肾结石、肾功能减退等严重后果。因此,一旦诊断明确,患者应积极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三、保守治疗的选择与应用
保守治疗,即非手术治疗,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尤其适用于无法耐受手术或存在手术禁忌证的患者。
1. 药物治疗。降钙素与磷酸盐:这些药物可以降低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减少对骨骼的破坏,是常用的治疗药物。双膦酸盐:可以降低血清和尿钙的水平,适用于年龄大于60岁、无症状、无肾或骨改变的患者。其他药物:如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钙类似物等,也可根据具体情况使用。
2. 内科治疗。内科治疗主要通过调整饮食、补充营养素等方式,控制病情进展,缓解症状。例如,限制钙摄入、补充钠钾镁等。
四、手术治疗的优势与选择
手术治疗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首选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原发性甲旁亢患者。手术原则是尽可能切除病变的甲状旁腺,同时保留正常的甲状旁腺功能。
1. 手术方式。甲状旁腺部分切除术,适用于单个腺瘤或局限性增生的患者。甲状旁腺全切术,适用于多发性腺瘤或弥漫性增生的患者。甲状旁腺次全切术,通过保留部分正常甲状旁腺组织,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2. 手术适应证。原发性甲旁亢患者,无论增生还是肿瘤,均应首先考虑手术治疗。继发性甲旁亢患者,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也可考虑手术治疗。
3. 手术效果。手术切除病变甲状旁腺后,高钙血症及高PTH血症通常能被迅速纠正,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五、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结合
在实际治疗中,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往往需要结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1. 术前准备。需要手术的患者,术前应通过药物控制症状,降低血钙水平,以减少手术风险和并发症。
2. 术后辅助治疗。手术后,部分患者可能需要继续使用药物进行辅助治疗,以巩固手术效果,防止复发。
3. 综合治疗方案。对于严重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如伴有高钙血症及并发症(如肾结石、骨质疏松等),医生需要采取综合治疗策略,包括限制钙摄入、补充营养素、透析以及积极处理并发症等。
六、治疗中的监测与评估
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以及骨密度等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并调整治疗方案。
血液检查:定期检测血钙、血磷、PTH等指标,以了解病情变化。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有助于定位病变甲状旁腺,评估手术效果。
骨密度检测:评估骨质疏松情况,指导钙剂和维生素D的补充。
七、总结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等因素。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是两种主要的治疗方法,各有优劣。保守治疗主要通过药物和内科治疗控制症状,适用于无法耐受手术或存在手术禁忌证的患者。手术治疗则能迅速纠正高钙血症及高PTH血症,是原发性甲旁亢的首选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陈晓辉 广西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