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关县新关镇营盘梁村:
壮大村集体经济,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营盘梁村位于县城西11.2公里,现有总人口141户353人,有脱贫人口47户123人、监测对象6户13人,常住64户113人,党员12名;耕地2120亩,林地706亩;种植农作物主要有高粱、马铃薯、谷子、香瓜、西瓜、豆类、糜黍等,传统养殖牲畜羊、猪、牛。
自全面实行乡村振兴战略以来,营盘梁村统筹稳定与发展,立足治理提升、产业赋能、文化兴农,强化基层治理,发展特色产业,充实村民“头脑”,逐渐走出了一条业兴人和、文明宜居的乡村振兴大道,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1600元。2022年中共忻州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营盘梁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先进村”。
创新经营模式,带动村民致富
营盘梁村地处黄河中上游的黄土丘陵区,村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地表水资源匮乏,年均降水仅有420毫米,村民只能凭着几亩薄田“靠天吃饭”,大多数村民外出打工,村经济发展落后。村民经常抱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营盘梁村既没有高山物产,也没有河流水产,穷乡僻壤,吃什么能富?”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村党支部转变思路,树立“最宝贵的生产力是农民,最宝贵的生产资源是土地,最优质的产品是土特产”的自信,盘活散乱资源,深耕绿色农业,逐渐打开局面。
村党支部构建了“集体+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由村党支部坐镇指挥,分配收益;公司承接市场,发展生产,打造品牌;农户向公司提供劳力和原料,获得报酬。整合土地资源150亩,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小米、黑豆、红芸豆等杂粮,实现了“公司租赁土地,雇佣农户种植”“农户自属土地,原粮统一收购”“集体增收,农户分红”的联农带农方式。村党支部积极推动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12亩,推广使用农机具5台,打造深井2眼,探索机械化、水利化种植,推动有机旱作农业现代化发展。
拓展多元产业,生活迈向富裕
营盘梁村拓展多元产业,在“偏关小米”“偏关羊肉”“偏关糜米”等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基础上,新增3种本土特色产品,完成300余平方米的农产品加工包装车间升级,建立起杂粮加工包装—肉类储藏保鲜—鲜切包装的产业链条,现有4系列15种产品热销。开办电商店铺,注册2个自主商标,直播带货3次,大大拓宽产品销路。依托交通和旅游资源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打造农耕文化打卡墙吸引游客。2024年以来农产品销售额66余万元,乡村旅游带动增收5余万元,村庄经济韧性持续增强。
2024年村集体收入达93.9万元,本村村民实现就近就业20人,其中脱贫人口14人,人均增收达3000元,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生活条件极大改善,村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转型升级,激活“一池春水”
2019年,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捐建营盘梁村兴营劳保手套厂,但因经营不善,欠债14万余元,工厂也一度停产。
为了推动企业转型,点燃增长引擎,面对兴营劳保手套厂经营不善的困境,村党支部精准调研,借鉴经验,采取“订单式生产+计件式付薪”的管理模式,优化库存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成功转型升级实现扭亏为盈,激发了村民的热情、树立了支部的威信。通过村党支部联合帮扶单位深挖市场潜力,目前手套销售额由2023年 25.47万元攀升至 2024年前三季度27.78万元。
塑形铸魂,绘就文明祥和图
改变乡村落后面貌,大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才能更好满足农民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落实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村党支部精准定位,以文化铸魂引领乡村全面振兴,以文润民心“让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据介绍,村党支部与驻村工作队携手,创办《兴农资讯》刊物,截至目前,已出版30期,涵盖涉农政策宣传、农产品市场行情、农业科技发展、农业生产技术、农村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2023年5月,开办“兴农大讲堂”,已举行12期,培训对象达200人。乡村振兴,人才先行,出版物和讲堂有效提升了村民农业技术水平,衔接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新导向新需求。
从建设农家书屋到开展文艺演出,从创办《兴农资讯》到开办“兴农大讲堂”,从人居环境整治到星级文明户评选,既提升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也极大丰富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效提振了村民精气神,培育了基层新风尚。
记者 赵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