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12月16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8]
山河表里秀诗心一片丹——前贤咏晋留题译讲之九

并州刀剪的绝妙赞誉:卢纶《难绾刀子歌》

  张恒
  并州是太原的别称。在古代,并州生产的刀剪等铁制锐器非常驰名。大约从汉朝起,这里的冶铁技艺就处于领先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源自波斯等地的镔铁技术传入我国。镔铁是一种通过“诸铁和合”冶炼的硬质“利铁”,几近于钢。以此为依托,并州刀剪等铁制锐器的制作技艺也越发精良,渐渐载誉四方,到唐朝时成为天下皆知的超级品牌,几乎垄断了东西南北广泛的市场。中唐诗人卢纶的《难绾刀子歌》,就是关于并州刀剪的一篇绝妙诗颂。
  卢纶原籍河东蒲州,即今山西永济。“安史之乱”爆发后,七八岁的卢纶随家人避难,移居鄱阳郡,即今天的江西鄱阳。后来,卢纶屡试不第,未能考中进士。但在当时,卢纶与韩翃、钱起、李端、司空曙等10位才气非凡的士子,“联藻文林”名重一时,交情不薄,成为惺惺相惜的诗家群体,被誉称为“大历十才子”,其中“所作特胜”者首推卢纶。
  唐德宗建中二年,即公元781年,由于朝廷企图削弱藩镇割据的势力而导致多地叛乱,长安一度失陷,德宗被迫两次出逃。幸赖铁勒族名将浑瑊拼死护卫,全力抵抗,历经四五年苦撑才转危为安。后来,浑瑊驻节蒲州,出任拱卫黄河要地的河中节度使,礼聘卢纶为帅府判官(具有助理性质的幕僚)。于是,卢纶重返原籍,跻身兵旅,也不免随军出战。因此经历,留下了按照古时军歌体例填写的《塞下曲》六首,最著名的有: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塞下”就是边塞之内、长城之内,所以这些诗作实际上都是写在当时抵抗外敌的前沿地区山西所作。
  卢纶居留蒲州时,或许深切“领略”了并州刀剪的优质,也或许得到了一把造型精美、锋利无比的并州刀子,因此爱不释手,遂写就这首竭尽夸饰的赞誉之作《难绾刀子歌》。所谓“难绾”即难以弯曲、难以卷折,是刀子上制作的印记,或者是这种刀子的品名,或者是当时对这种刀子制作人的称呼,如近世的“王麻子刀剪”。诗与白话译读如右。
注释
  诗中,“铦”本义为类似铁锨的农具,也比喻锋利。“翣”本义为大扇子,也指古代仪仗中的大掌扇或者某些羽饰。“决云”有穿云破云之义,形容刀子的寒光。“虫搜阙裂文”指其阙裂的纹路如虫蚀后留下的文字般痕迹,仿佛古代青铜钟鼎或兵器上名曰“虫书”的特殊铸字,借以形容刀子的美丽造型。
  并州刀剪,从唐朝起诗文中就多有提及。如杜甫的“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陆游的“诗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入卷来”等。明代话本小说《警世通言》中,还有杨贵妃“手持并州剪刀”“剪下一缕”青丝送给玄宗的描写。辛亥革命前夕,同盟会成员朱锡梁,仍留下“销铸并州刀,剪尽尾形辫”这样的剪辫诗句。可见,并州刀剪多么广为人知,独占市场鳌头的岁月是多么悠久漫长。然而,历代专门为之赞誉者却几近于零。所以,卢纶这首将其描写得神乎其神且饱含着远古科技信息的诗作,实在算得上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珍品篇章。
制图张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