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12月04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9]

古稀老人状告子女如何修复亲情又让赡养纠纷圆满解决

  本报讯 (记者王泽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现实中,赡养纠纷时有发生。近日,高平法院、陵川法院就受理了这样两起案件。
  秦大爷与老伴秦大娘年过七旬,独居在高平市的一个偏僻的村庄里,二人养育了三个子女。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不料一场疾病让秦大娘丧失了自理能力,秦大爷体谅儿女的不易,便独自一人照顾了秦大娘十年有余。随着年岁渐长,秦大爷独自照顾老伴心有余而力不足,便希望儿女能够抽空回家照顾二人的生活,但此时儿女们却产生了分歧。无奈之下,秦大爷和秦大娘将子女三人诉至高平法院,要求兄妹三人共同履行赡养义务。
  承办法官考虑到老人家行动不便,三名子女各有特殊情况,作出一纸判决虽然简单,却难从根本上解决赡养老人的问题,当即决定亲自到秦家开展调解工作。同时,邀请诉讼服务中心的资深调解员一同前往。
  调解过程中,秦大爷的三名子女情绪十分激动。大儿子认为,父母之前就随其在城里生活,自己已经尽到了部分赡养责任。后来二老不习惯城市生活回到老家,但因其需要工作养家糊口,不能一直跟老人居住在老家,父母亲将自己起诉就是对自己有意见;二女儿则没有到现场,在电话中表示自己身患重病,自顾不暇,没有精力照顾父母;小女儿则认为自己一直负责父母的吃穿用度,只要兄妹三人能够坐下来好好协商,老人的赡养不是什么问题。
  承办法官耐心听取了双方的意见后,从法理和情理两方面入手,向兄妹三人分析了不尽赡养义务可能会面临的法律后果。调解员站在老年人的角度,设身处地谈及老人年老体弱、渴望子女关怀照顾却面临赡养缺失的心酸与无奈,让子女明白老人的需求和感受。同时指出,老人也要体谅子女生活的不易,可以在赡养方式上更加灵活,在子女忙时也要适当自理。
  最终,在承办法官和调解员的耐心劝解下,秦大爷、秦大娘与三名子女化解了多年的矛盾积怨,就赡养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一家人冰释前嫌,秦大爷、秦大娘主动撤回了起诉。
  陵川县的李大爷也遭遇到了赡养危机。86岁的李大爷膝下子女四个,一儿三女,现均已成家立业,各自过起了自己的生活。2020年老伴去世后,李大爷一直跟随儿子生活,因年老体弱,生活无法自理,儿子独自照顾经济困难且压力过大。但由于四子女之间关系紧张,无法自行协商解决赡养问题,为此引发纠纷。无奈之下,李大爷向陵川法院提起诉讼。
  考虑到该案是家事矛盾纠纷,促进家庭和睦、化解亲属间的隔阂才是关键所在。血亲之间“对簿公堂”只会加深隔阂,让家庭关系更为紧张,故该案宜调不宜审。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法院委托特邀调解员在法官指导下开展诉前调解。
  通过沟通捕捉关键信息,了解到子女与老人关系和睦,对赡养义务并不排斥,因此在调解中以情为本,循循善诱,从亲情入手进行沟通调解。同时了解到兄妹间的矛盾焦点在于因琐事积怨导致关系不和,怠于沟通,从而对赡养方案无法达成一致。法官和调解员针对矛盾一一解答,消除思想误区,在大家同意赡养老人后,制定出行之有效、彼此接受的赡养方案,考虑到老人的身体状况,在调解中专门针对违约责任、医疗照顾和费用承担进行了约定。
  结案后,法官和调解员对子女进行了回访,他们已按照调解协议约定对母亲进行赡养,对法院帮助其修复受损家庭关系,实现家庭和睦,表示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