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12月02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14]

介入超声——微创伤,大作为

  在现代医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介入超声以独特的优势在微创治疗领域崭露头角,成为众多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介入超声技术不仅具有精准、微创、安全无辐射的特点,还具备操作简便、恢复快、费用低廉等优势,从而成为许多患者和医生的选择。本文将详细介绍介入超声的基本原理、应用范围、技术特点以及其在医学领域的重大作用。
  介入超声的定义与原理
  介入超声(Interventional Ultrasound)是指在实时超声监视或引导下,将特制的针具、导管、导丝、消融电极等器械直接引入人体,对病变进行诊断或局部治疗的技术。该技术结合了超声成像与微创操作,能够实时显示病变部位和器械位置,确保医生操作精准无误。
  介入超声技术的核心在于实时超声引导。医生通过超声仪器观察病变部位的形态、结构和毗邻关系,选择合适的穿刺路径和角度,然后在超声引导下将细针或导管等器械引入体内,进行活检、抽吸、置管、注药、消融等操作。超声的实时监视能够避免“盲穿”带来的损伤,保护周边重要结构,确保操作安全有效。
  介入超声的应用范围
  介入超声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全身多个系统和器官的疾病诊断和治疗。以下是其主要应用方向:
  1. 介入超声诊断
  穿刺活检:通过超声引导对肝脏、肾脏、甲状腺、乳腺、淋巴结等器官的肿物进行穿刺活检,获取病理组织,明确病变性质。
  积液抽液检查:对于心包、胸腔、腹腔、盆腔等部位的积液,医生可以通过超声引导进行穿刺抽液,以明确诊断和缓解症状。
  造影检查:经皮经胆管、胆囊、肾盂等部位的穿刺造影,用于判断梗阻的病因及程度。
  2. 介入超声治疗
  梗阻置管引流:对于胆管、胆囊、肾盂、膀胱等部位的梗阻,医生可以通过超声引导穿刺置管引流,解除梗阻,缓解症状。
  积液穿刺引流:对于心包、胸腔、腹腔等部位的积液,医生可以通过穿刺引流治疗,减轻患者痛苦。
  脓肿穿刺抽吸或置管引流:对于肝、肺、乳腺等部位的脓肿,医生可以通过超声引导穿刺抽吸或置管引流,促进脓肿愈合。
  囊肿硬化剂注射治疗:对于肝肾、卵巢、乳腺等部位的囊肿,医生可以通过超声引导穿刺硬化剂注射治疗,使囊肿缩小或消失。
  肿瘤消融治疗:对于肝、肾、乳腺、甲状腺等部位的良恶性肿瘤,医生可以通过超声引导下的消融治疗(如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达到与外科手术相似的疗效。
  3. 术中超声与腔内超声
  术中超声: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使用超声仪器监测血管、神经、胆管、输尿管等结构,确保手术操作安全。
  腔内超声:经心血管、消化道、阴道、直肠、泌尿道等部位的超声显像,用于诊断腔内病变和评估治疗效果。
  介入超声的技术特点与优势
  介入超声技术具有显著的技术特点和优势,使其成为现代微创治疗领域的重要支柱。
  1. 精准度高:实时超声引导能够清晰显示病变部位和毗邻结构,确保操作精准无误,避免损伤重要器官。
  2. 创伤小:介入超声操作通常使用细针或导管,切口仅几毫米,术后恢复快,不留疤痕。
  3. 安全性高:超声引导下的操作能够实时监视,避免“盲穿”带来的风险,保护周边重要结构。
  4. 疗效确切:介入超声治疗能够达到与外科手术相似的疗效,且并发症少,恢复快。
  5. 操作简便:介入超声操作简便易行,多数操作仅需局部麻醉,患者可在清醒状态下与医生交流,配合操作。
  6. 费用低廉:相比传统手术,介入超声治疗费用更低,且无需住院,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介入超声的临床案例与前景
  介入超声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众多患者带来了福音。例如,在肝癌治疗中,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等消融技术已经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能够在保留肝功能的同时有效杀灭肿瘤组织。在甲状腺结节治疗中,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能够准确判断结节的良恶性,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介入超声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在微创治疗领域的地位将更加稳固。未来,介入超声技术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结语
  介入超声技术以精准、微创、安全、高效的特点,在医学领域展现了巨大的潜力和价值。它不仅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还为医生提供了一种更加便捷、安全的操作手段。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介入超声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李玲 广西容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