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09月23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8]

“曲沃代翼”:刀光剑影67年

  张恒
  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曾担任山西省政协委员、常务委员,退休后致力于山西历史文化的普及性传播,出版著作《风云晋国》《弦歌三晋》《雅颂山西》等。
  叔虞故世后,其子姬燮(燮父)继位,不久改“唐”为“晋”。晋国的国号正式确立。晋国君主较为准确的纪年开始于献侯的祖父靖侯十七年,即公元前842年。此前200多年,晋国的君位交接一向顺理成章,但穆侯故世后,情势开始遭遇颠覆,67年(公元前745年—公元前678年)血肉拼搏换来“曲沃代翼”。
  公元前785年,穆侯故世,其弟殇叔打破晋国沿袭很久的嫡长子继位的正统秩序,公然篡位。太子被迫出逃,四年后卷土重来,杀掉殇叔夺回君权,成为晋文侯。
  晋文侯算是一位能干的国君,在位35年,是晋国走向辉煌的开先河人物。公元前746年,文侯故世,其子昭侯继位。
  公元前745年,昭侯将其叔父成师分封到了曲沃,史书称“曲沃桓叔”。当时的曲沃并不等同于今天的曲沃县境,虽是面积有限的小城池以及周边部分区域,但还是大过了晋国的都城“翼”。
  昭侯作为嫡长子,是正系,也称“大宗”,其他所有子息皆为旁系“小宗”。昭侯的分封颠倒了大小,多半还是“畏其叔父桓叔之强”,属于“大宗”对“小宗”的一种无奈的被迫让步,也说明“小宗”已具备了足以要挟乃至挑战“大宗”的实力,争夺君权的企图渐露凶芒。
  公元前739年,桓叔串通大臣发动了晋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弑君阴谋并且得逞,然而意欲登基的桓叔却遭到“大宗”势力的激烈反抗,最终失败退回曲沃。昭侯之子孝侯继位。
  桓叔夺权未遂,“大宗”“小宗”彻底决裂,陷入“你死我活”的公开缠斗。
  公元前731年,桓叔故世,其子庄伯继位。公元前724年,庄伯攻“翼”杀死孝侯,但之后“大宗”势力反击成功,拥立孝侯之子(弟)鄂侯继位。庄伯只好退回曲沃,此后他运用分化拉拢等手段争取周边诸侯,于公元前718年联合数国再度攻打翼城。鄂侯仓皇出逃。
  庄伯进入翼城不久,与周天子桓王产生矛盾,迅速交恶。桓王派虢国出兵讨伐,扶鄂侯之子哀侯继位。庄伯功败垂成,再退曲沃。两年后,公元前716年,庄伯抱恨逝世,其子“曲沃武公”继位。
  公元前710年,哀侯侵占武公属地“陉庭之田”,可能在今曲沃县境东北与翼城交汇处。次年,武公亲自率兵反击,哀侯失利逃跑被俘。
  哀侯被俘后不久,武公就将其杀掉,可“大宗”仍未示弱,随即拥立哀侯之子继位,史称小子侯。
  “小宗”继续扩张,公元前705年,武公又将小子侯诱杀。周天子再度指派“王师”讨伐,立哀侯之弟继位,是为晋缗侯,武公功败垂成,只得退返曲沃。但此时,“大宗”已经元气伤尽。
  公元前678年,武公最终灭掉晋缗侯,彻底打垮了“翼”。继而,又“尽以其宝器”贿赂讨好新的周天子釐王。次年,釐王正式将武公“列为诸侯”,升格为晋武公,“小宗”的地位终于得到认可。
  刀光剑影的血肉拼搏历时长达67年,昭侯、孝侯、哀侯、小子侯、缗侯五位国君被弑,鄂侯被迫出逃,艰难地实现了由“大宗”到“小宗”的权力更替,史称“曲沃代翼”。
节选自《风云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