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09月23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8]

“我们”毕业了

  “学员赵熙赫系山西省隰县人,现年二八岁,在本校中级班修业期满,成绩及格,准予毕业,此证。一九五五年七月九日。”这是收藏在太原市城市记忆馆内的一张毕业证书上的内容。毕业证的主人名叫赵熙赫,原名赵喜孩,婚后,丈夫为她改名赵熙赫,“熙”代表希望,“赫”由两个赤字组成,象征革命。
  婚后,丈夫便当起了赵熙赫的老师。每晚,在丈夫的指导下,赵熙赫在油灯下认识了不少字。
  1950年9月,教育部和全国总工会推行识字教育,赵熙赫便在妇女扫盲识字班、业余文化补习学校学文化。通过学习,她可以读报、看小说,还能写信。这张毕业证书,就是她当时所在学校——太原市北城区市民第一业余文化补习学校颁发的。
  毕业后,赵熙赫在太原无线电厂找到工作,成了一名制版工。
  毕业证旁边还有一张老照片。王智勤(第二排中间)进入扫盲班学习,是在1953年的秋天。她报名的学校是离家不远的十二完小(现太原市坝陵桥小学)。据她的女儿王秀萍介绍,当时的十二完小,白天是普通小学,晚上是成人夜校,学习时间在晚上八点到十点。那时,母亲每天傍晚就把家里安排妥当,赶着点去上课,主要学习汉语拼音、汉字的认读写、组词造句和家信、便条的写法,还学会了加减乘除等运算。
  1956年,王智勤和同学全部以合格的成绩拿到了扫盲班毕业证书。当天,她们邀请老师去太原市柳巷和平照相馆拍下了这张合影。之后不久,王智勤便被招进了山西机械厂工作,成为该厂木样车间第一批女工。
  知识改变命运,在这时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为了能够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学生们的学习劲头也非常足,很多人都是哼唱着《夫妻识字》这首歌,斗志满满地走进教室的:“黑格隆冬天上,出呀出星星,黑板上写字,放呀么放光明。什么字,放光明?学习,学习二字我认得清……”记者杨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