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长:葫芦丝吹出多彩生活
近日,记者走进王喜长家中时,他正为一首越剧风味歌曲《相遇》做标注。“我得把曲谱中的技巧标注好,上课要用。”王喜长说,从开始接触葫芦丝,到如今在太原市小店区文化馆的葫芦丝班教学,葫芦丝已经陪伴他走过了十个年头。
十年前,王喜长在朋友的推荐下,走进了小店区老年大学的葫芦丝教学班。爱好音乐的他,从此和葫芦丝结下了不解之缘。
学好葫芦丝,有三大要点,即唇舌、指法、气息。为了能够更快熟练,王喜长每日都会抽空练习,教学的书籍,不知翻了多少遍,直到将吹奏技巧深深刻在脑海中并熟练掌握。
王喜长总是抓住一切机会记谱子,他的衣服兜里,永远装着一张曲谱,走到哪里背到哪里,就连外出散步、坐公交时也不例外,遇到记不清的,就拿出曲谱看一眼。就这样,不到一年的时间,王喜长的吹奏水平就赶上了班里的老学员。又过了半年的时间,他成了班里的“尖子生”。课堂上,老师的目光一多半都在他的身上,还常常让他为学员演示吹奏技巧;课下,学员们常常向他请教,一位比他早学两年半的老学员对他赞不绝口:“看来我得叫你老师,吹得太好了!”
令王喜长没想到的是,学习两年葫芦丝后,他的身份发生了转变。
那时,教授他们葫芦丝的老师,因为年龄问题,不能再从事教学。向当时小店区老年大学校长提出辞呈的同时,推荐了王喜长:“别看他学的时间不长,但他的水平足以胜任教师的工作。”就这样,王喜长从学员“摇身一变”,成了老师。
无论是作为学员,还是成为老师,王喜长对待音乐的态度始终没有改变。作为学员,他钻研技巧,作为老师,他不仅掌握技巧,还要在曲谱上下功夫。有时从网络上下载的谱子是裸谱,他需要听原声,把其中需要用到吹奏技巧的地方都一一标注出来。这项工作,他一干就是好多年,做好标注的曲谱,王喜长已经装满了两本册子。“都说吹葫芦丝简单,其实要想吹奏得好,并不容易。”王喜长说,吹奏技巧和气息掌控,是学好葫芦丝的关键,而要想学好,必须有恒心和毅力。
在王喜长家里的一面墙上,挂着他的宝贝——大大小小十几个葫芦丝。多年来,他带着这些宝贝,和学员们一起为大家奉上一场场精彩的演出。
除了葫芦丝,王喜长还喜欢画画、写诗,前不久的巴黎奥运会期间,他还为喜爱的运动员写了几首诗。诗歌、绘画、葫芦丝,作为三大爱好,共同为王喜长的晚年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 记者杨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