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09月02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11]

一文教你如何正确处理意外骨折

  骨折,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往往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压力。然而,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处理方法和康复知识,就能够有效地减轻骨折带来的不良影响,促进身体的快速恢复。本文将从骨折的定义、分类、诊断、处理及康复等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如何正确处理意外骨折。

  一、骨折的定义与分类
  1. 骨折的定义。骨折是指骨头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发生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病症。多由于外力作用、病理原因(如骨质疏松、骨髓炎等)或积累性劳损导致。骨折后可产生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及畸形等症状。
  2. 骨折的分类。骨折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按骨折端与外界的联系分为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黏膜完整,不与外界相通)和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黏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
  (2)按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为不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仅有部分中断)和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完全离断)。完全骨折又可分为横形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压缩性骨折、凹陷性骨折、嵌插性骨折等。
  (3)按骨折端稳定程度分为稳定性骨折(骨折端不易移位或复位后经适当的外固定不易再发生移位者)和不稳定性骨折(骨折端易移位或复位后经适当的外固定仍易发生再移位者)。
  二、骨折的诊断
  骨折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
  1. 病史:了解患者受伤的时间、地点、原因、受力方式及受伤后的处理情况等。
  2. 症状:骨折后患者通常会出现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及畸形等症状。
  3. 体征:包括局部压痛、纵向叩击痛、异常活动及骨擦音或骨擦感等。
  4. 影像学检查: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平片、CT扫描和MRI等。X线平片是诊断骨折的首选方法,能够清晰地显示骨折的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CT扫描对于复杂骨折或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MRI则主要用于评估软组织损伤及脊髓神经受压情况。
  三、骨折的处理
  骨折的处理原则主要包括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具体处理方法需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严重程度和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1. 复位。复位是将骨折端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解剖位置,为骨折愈合创造有利条件。复位方法包括手法复位和手术复位。手法复位适用于大多数闭合性骨折,操作简便,对患者损伤小。手术复位适用于复杂骨折或闭合复位失败的患者,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切开复位和内固定。
  2. 固定。固定是保持骨折端稳定,防止再移位的重要措施。固定方法包括外固定和内固定。外固定适用于大多数闭合性骨折和某些开放性骨折,常用的外固定器材有石膏绷带、小夹板、外展架、牵引装置等。内固定适用于复杂骨折或需要早期功能锻炼的患者,常用的内固定器材有钢板、螺钉、髓内针等。
  3. 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是在不影响骨折愈合的前提下,通过肌肉收缩和关节活动等方式,促进骨折部位血液循环和代谢,加速骨折愈合和恢复关节功能。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从被动活动逐渐过渡到主动活动,从非负重活动逐渐过渡到负重活动。在锻炼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疼痛、肿胀和关节活动度等情况,及时调整锻炼方案。
  四、骨折的康复
  骨折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康复过程中,患者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早期康复。骨折后应尽早开始康复锻炼,以促进骨折愈合和恢复关节功能。
  2. 循序渐进。康复锻炼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活动和剧烈运动导致骨折再移位或关节损伤。
  3. 个体化康复。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严重程度和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4. 综合康复。康复过程中应综合运用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多种手段,以提高康复效果。
  五、预防骨折的措施
  为了降低骨折的发生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 增强安全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要增强安全意识,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2. 加强体育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骨骼和肌肉的力量和韧性,降低骨折的风险。
  3. 合理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钙、磷等矿物质和维生素D等营养素,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
  4.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和骨密度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骨质疏松等骨骼疾病。
  意外骨折虽然是一种常见的伤害,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处理方法和康复知识,就能够有效地减轻骨折带来的不良影响,促进身体的快速恢复。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骨折的处理和康复知识,为大家的健康保驾护航。 梁妹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