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07月17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11]

在人民法庭这三年我读懂了你

  □程星星
  岁月倥偬,时光蹁跹。2014年,我从学校毕业后有幸通过省考进入长治市上党区法院,到如今已十个年头了。2022年受组织安排,来到上党区法院荫城人民法庭工作。自此,我与人民法庭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也深深地了解和感受到人民法庭的沧桑巨变,也深深地被法庭的先辈和同仁们的敬业品质与奉献精神所感染。
  初到法庭,远离城区,更远的通勤距离、简易的办公条件、陌生的乡镇环境,都让我感到不适应。但是,听着老领导们对多年前人民法庭办案情景的回忆,我发现如今人民法庭改善了太多,瞬间干劲十足、充满激情。
  20世纪80年代,荫城法庭原址在荫城旧街一带,那时法庭设施很简陋。法庭办公使用的全是旧式木制桌椅,零下十几度的冬天取暖得靠自己烧炉子。为了节省开支,食堂没有专门的厨师,庭长开完庭,还得钻进厨房给大家做午饭。下乡办案路近的地方可以步行或骑自行车去,路远的地方就搭老乡顺风车。最让人头疼的是,走访调查和文书送达时,由于那时没有导航、没有电话、没有电子送达平台,找当事人全靠一张嘴、两条腿。有时送达文书,需要跑几趟才能找到当事人。
  记得来法庭之前,领导语重心长地跟我说“法庭是基层治理的前沿阵地,是法院接触老百姓的第一线,因此更要学会运用群众语言、站在群众角度想问题寻对策找思路”。我似懂非懂记下了嘱咐。
  当我真正融入人民法庭工作,逐渐品味出领导话中深意。一位母亲向法庭申请宣告女儿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女儿患有精神病,需要24小时贴身照顾,母亲无法抽身到庭,法庭干警了解后在半天内上门立案;工程完工后包工头回了东北老家,杳无音信,4位农民工辛苦半年的血汗钱眼见“打水漂”,无奈向法庭求助。法庭多方联络被告,最终农民工从“找不到的包工头”那里拿到了辛苦钱;要求儿女支付赡养费的独居老人,多次被法庭留下吃饭,在法庭感受到了久违的关心与温暖……无数次的调解、庭审、接待,我共情着当事人的喜怒哀乐,品味着人间的苦楚与人性的光辉。越走近群众,身上的使命感就愈加强烈,为法治事业奋斗终生的决心就愈加坚定。
  时光荏苒,我来到法庭已三年。我看到了基层法院、人民法庭日新月异的进步。网上立案、“多元解纷”、线上调解、“云上法庭”……打通了司法为民的“最后一公里”,切切实实减轻了群众诉讼成本。
  办案方式在变化,司法为民的初心却未改。从前辈肩上接过传承,我与法庭邂逅,在乡村田野、大小村落,辨法析理为民解忧,架起了人民法院和群众之间的桥梁,让法治的光芒照进了每个角落。
(作者单位系上党区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