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06月17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14]

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与管理

  心力衰竭(HF)是一种因心脏泵血功能不正常而引发的疾病,能使心脏不能满足其全面基础代谢的需求。心肌梗死、心肌病和心肌炎等疾病都是心力衰竭常见的诱因。70岁或更年长的人是心力衰竭的高发人群。如今,此类群体的患病率已经超过了10%。一般情况下,心力衰竭的高龄患者在5年中死亡率有可能攀升至50%。
  一、心力衰竭的症状
  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可以被分为疲劳呼吸急促、高度枕头横躺、夜间突然呼吸困难、平静呼吸时呼吸急促和急性肺部水肿。普遍的观点是,重度心力衰竭的病患常常展现出第三心音(S3)的现象,但这并不是心衰患者的直接标识,肺中的捻发音并不是唯一的诊断标志,因为不同的观察者在这方面存在着相当明显的差异性。只有当病人出现心尖冲动位移、水肿现象、静脉内压力上升或者明确的S3等心衰相关症状,并与他们的病史相结合,医生才能进行精确诊断,并确定心力衰竭。
  二、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有助于血管放松,能够有效降低血压,改善血液循环,同时也能缓解心脏所承受的压力。这类药物包含了依那普利、赖诺普利和卡托普利等等。(二)血管紧张素II 受体阻滞药(ARB)
  这款药物的疗效与ACE抑制剂相似。对于那些无法容忍(过敏或者其他不适应症状)ACE抑制剂的病患而言,ARB确实是一个相当合适的选择。ARB药品种类包括氯沙坦、缬沙坦和坎地沙坦。
  (三)血管紧张素受体+ 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
  血管紧张素受体与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结合治疗。该药品使用两种不同类型的降压药品,以便有效对抗心力衰竭带来的不良症状。比如,沙库巴曲-缬沙坦就是一个组合性的药物,其主要用途是治疗那些因射血分数降低带来的心力衰竭的患者。
  三、心力衰竭的管理
  (一)出院随访
  心衰患者出院之后,须经2~3个月的观察。数据研究表明,心衰患者出院后的2~3个月,死亡和再次住院的可能性分别高达15%和30%。这个阶段被普遍认为是心衰最危险的时期。心衰患者有必要在出院后的1~2周内尽早前往医院门诊部进行持续随访,这样能更准确地调整治疗手段。
  (二)健康教育
  多数心衰患者二次住院的原因是不懂得为自己进行护理。对此,医疗人员需要通过教育,让患者能够更好地自我管理以及正确使用药物。心力衰竭病人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包括对心衰的病因、症状呈现以及疾病演变过程的深入认知:1.作出符合现实的选择,其中涉及临终时治疗方法的选择;2.需要对体征与症状的波动做出监测和鉴定;3.探究什么时候与行业医生建立联系;4.按照行业内专家的推荐,需要掌握何时开始采用自我管理的利尿疗法以及液体的摄入细节;5.患者必须了解药物的使用场合、投药的剂量,并对可能出现的副反应进行评估;6.熟知一些常见的副反应,并知晓何时应该告知有专业知识的医生;7.对于手术或植入工具的关键性质及其所带来的优势有深入了解;8.熟知各种手术或植入工具的可能带来副作用,并知晓何时告知有经验的医生。(三)生活建议
  健康的生活方式被视为自我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对于那些遭受酒精性心肌病影响的人来说,他们应该避免或减少酒精的摄入。此外,医生要对每个人的营养管理进行持续性的观察,并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从而减少因营养不足所可能带来的问题。在饮食中,日常钠盐的摄入应该严格限制6g/天。面对高温、高湿等环境,患者应当考虑增加水分的摄入以缓解不适。最后,患者有必要明确睡眠障碍与心力衰竭的关联,并学习如何更加有效地提升睡眠质量。
  总结:
  作为医疗人员,肩上的重任就是为病人提供全面而又最新的指导意见,辅助他们对生活习惯和个人的健康状况做出正确的规划,并且积极落实。此外,对于那些有住院需求的患者,医疗人员应当在他们正式出院之前开始就给出有关其生活模式的建议。
黄在怀 桂平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