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06月17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8]

这辆“车”只会扇风不会行走

  在农业合作社时代,北方农村的场院里几乎都有一台扇车。它体积庞大,虽名字中有车,却只会扇风不会行走。在当时,它算是农村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农具。
  扇车也叫风扇车,实质上是一架手动鼓风机,由木箱和装有叶片的轴及手摇把、入米口、扇门扇叶、出米口、出风口等部件组成。
  扇车的制作需要很高的工艺和技术,通体大部分以榫卯相接,在造型、装饰设计上体现了实用和审美的有机结合,如扇车漏斗左、右、前三面,都是以云头造型,既美观又实用。扇车制作的用料也很讲究,主要部件如轴、风箱的外层及主要框架要用榆木,棂子要用桦木,风板、风箱的中间层用柳木,风箱的底衬及一些帮板用杨木。这些不同木质的用料,是根据扇车各部件不同要求决定的。
  扇车通过摇动手柄带动扇轮快速转动产生气流和离心力,清除粮食中的糠秕等杂质。具体做法是将碾、打后需要清理的粮食、穰等慢慢倒入扇车上的漏斗,用手摇动风扇把手,粮食颗粒从漏斗里的扁缝通过风箱口直流而下。在此之前扇车前需放置一块低于风箱口的挡板,挡板内均为实粒粮食,而“二料子板皮”及尘土等杂物全部扇出挡板以外。
  小时候,秋收季节,一到收谷打谷的日子,村里的劳动力都忙碌起来,偌大的场院堆满人们收割回来的谷穗。此时,“歇工”很久的扇车“嗡嗡嗡”地转动起来,开始工作。这时需要有一个经验丰富的人专门来“打扇车”,就是用手不间断地摇动扇车的手摇把,让风箱里的风扇快速转动,风速高了,才能把谷皮和其他杂物与谷粒分离彻底。一般“打扇车”的人都挑选年轻力壮的男子,因为扇车要一直打,不能停。如何既能让扇车高速运转,又能节省力气,这是技术活,时间长了,“打扇车”的人就会总结出很多经验来。一般情况下,妇女们负责用簸箕高高举起刚刚打下的谷物,将谷物倒入扇车上面方斗形的入口,“打扇车”的人用力打动手摇把,产生气流,将轻的杂质从出风口吹向一边,重的谷粒从扇车下部出口流出来,完成分离。
  在农村,扇车忙时是农具,闲时成了村里孩子们的玩具。调皮的孩子会去体验一下“打扇车”的乐趣。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场院里的扇车开始孤零零地停放着,没有人再去“打扇车”,也没有孩子再去“玩扇车”。大部分的扇车遭受风吹雨淋,被毁坏了,只有很少的扇车进入了博物馆被收藏,那是它们最好的归宿,也是农业时代珍贵的记忆。
记者高万军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