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04月12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14]

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法院成功调解涉少数民族欠薪案

  本报讯 (记者 王盼盼)近日,一名维吾尔族群众阿迪力(化名)来到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人民法院,起诉某新疆菜馆,要求支付拖欠其工资6527元。
  由于语言交流不顺畅,在立案庭工作人员多次耐心指导下,阿迪力才把自己的诉求说明白。鉴于案件涉及标的较小,案情也不复杂,法院决定通过诉前调解程序处理案件,第一时间将案件移交多元解纷诉调对接中心。
  调解员介入后发现,原被告双方对欠薪的金额有异议,且双方当时对工资数额、发放日期等也只是口头约定,并无书面合同。因阿迪力对汉语的理解有限,给调解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幸好被告新疆菜馆的经营者会说普通话。调解员逐字进行讲解,直到阿迪力完全理解。调解员认真听取双方意见,耐心细致讲解国家对农民工工资的政策,以及法院推行的“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成本优势,双方逐渐从开始的态度强硬、各不相让,转化为后来的心平气和,做出让步,并确认了欠薪金额及还款期限。同时,调解员还向被告主动释明司法确认后的及时履行义务,以及不及时履行将要承担的法律后果,督促被告及时履行。
  在调解员的见证下,被告当场支付5000元,并承诺剩余的1527元工资在3天内支付。次日,被告支付了剩余全部欠款。事后,阿迪力专程来到法院,用不太熟练的普通话向法院工作人员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