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03月18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15]

如何与老年人有效沟通?

——谈老年人的护理沟通技巧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如何改善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老年人,特别是生病的老人,由于身体和心理上的一系列改变,再加上社会结构的改变,他们的心理特点和交流方式都与年轻人不同。因此,护理人员想要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要,就必须掌握一定的交流技能。
  生病的老人不仅在心理和生理上与年轻人有很大区别,而且在疾病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同时,不同的老人在生理功能、精神状态、生活经历、性格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大部分老人的性格比较随和,容易相处,可是也有一些老人的性格比较怪异,很难与他们沟通和交流。还有一些老人因为得不到家人的关怀,缺少与家人交流,再加上疾病折磨,生活艰辛,让他们容易变得悲观,变得厌世。因此,要充分认识老年人的心理特征,积极有效交流,提高对老年人的认识,才能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才能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要。对此,可以从以下几大方面着手。
  1、建立与老人交流的良好氛围
(1)将交流距离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对于能够自理老人,有听觉障碍的老人以及坐在轮椅上的老人,谈话距离是有差异的。切记两件事:一个是你的安全距离,另一个就是离舒适度有多远。(2)光照条件足够好,双方都能看到彼此。体质较弱或性格内向的老年人,应该选择光线柔和、安静、干净的地方居住,尽量减少外界影响。(3)关注老人心理
  新进院老年患者主要表现为焦虑、害怕和怀疑。老人刚入院,面对不熟悉的住院环境、人群,还担忧病情。此时,护理人员应主动联系老人,为新来的患者安排好床位,热心地给他们介绍入住须知、养老院的环境、负责的护理员等,并征求他们的意见,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解答他们的问题,陪同和指导他们做各种辅助检查,使老人入院后安心放心。
  2、简洁的沟通和更多的目光接触
  与老年人沟通时,语言要简单明了,多用目光交流。因为老人都有听力减退的毛病,因此在沟通时,要充分考虑到他们对信息的接收,讲话要清晰明了。肢体语言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交流方式。你和老年人交流的时候,一旦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学习用眼神或者肢体语言传达自己的意思。如与病床上的长者交谈,可依实际状况或站立或坐下,贴近病床,向前倾斜,便于沟通。
  3、注意用词
  不要使用复杂的语言。如果你想把自己的观点告诉一位长者,请避免使用复杂的语言,因为他们无法理解。要知道,他们跟我们相差了好几代,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整体的情况都有很大差别,所以我们不能用现在的流行语,也不能用那些结构太复杂的语句,因为它们无法分解。因此,尽量言简意赅,言简意赅,不会影响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4、交流的时候要注意语气和音量
  护理老人时,需要将我们的声音调节到合适的程度。老年人的听力一直都在衰退,所以我们要反复地说,但这并不是要把声音调大。如果你只是因为对方没有听到你的声音,你就对他吼,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也会极大地伤害他的自尊。但声音又不能小,否则老人就真得听不到了。所以,你必须有一个分寸,这个分寸还需要你根据情况而定。
  5、以耐心的方式进行交流
  与老人交流时要放慢速度,要有耐心。在任何时候,你都要保持微笑。上了年纪的人,记忆力往往都不太好,有些东西,你刚刚告诉了他,但是一眨眼,他就忘记了,所以,还需要你不断重复,让他的记忆更加深刻,然后再一点一点地吸收,才能够起到作用。与人交流时,一定要保持微笑,这是一种亲切的感觉,也是一种让人感觉亲切的方式。
  6、提出有效的问题
  在与老人沟通时,护理人员在适当的时候问开放式问题。护理员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引导老年人说出自己的意见、想法和感受,从而得到更多答案,让老人能够将自己的心里话发泄出来,达到心理平衡。
  7、鼓励老年人发表意见
  护理员将学习聆听。当老人说话的时候,护理人员配合他的语言、声调、表情等,适当地加以点头和眼神的关注,都会让他觉得你不但在倾听,还能理解他的情绪。
  最后,护理人员与老人沟通时,必须注意讲话的方式和态度,要用建议和商量的语气,不要用命令和强迫的语气。老人往往考虑问题较多,在回答与老人护理及其他生活问题时,在不影响保护性医疗的情况下,适当给予通俗的解释,使老人能正确认识自身的疾病。 许桂秀 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