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03月15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B23]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内容有哪些?

  心肌梗死是常见的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死亡原因,需要及时有效地护理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急性心肌梗死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病情发展较快的一种,临床表现为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失常与心力衰竭等,大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易造成误诊、漏诊。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是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预防高血压、高血脂与高血糖等危险因素,可以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内容涵盖多个方面,包括一般护理、专科护理和康复护理等,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和预后改善。

  一、一般护理
  1. 休息与活动。休息可以减少心脏的负担,降低心肌耗氧量有助于心肌恢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过度活动以减轻心脏负担。长时间的卧床也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如肌肉萎缩、压疮、深静脉血栓等。患者根据病情可在床上进行轻微地活动,如翻身、伸展四肢等。
  2. 饮食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易消化的饮食,避免进食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保持清淡饮食,根据个人情况适量食用豆制品和蔬菜、水果等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3. 心理护理。由于疾病带来的身体不适和心理压力,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能存在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二、专科护理
  1. 疼痛护理。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疼痛的部位、持续时间等,遵医嘱给予硝酸甘油、吗啡等止痛药物。同时保持环境安静,减少不良刺激。密切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 吸氧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吸氧,以改善心肌供氧。根据病情和血氧饱和度情况可给予持续或间断吸氧,以改善心肌缺血缺氧,需注意观察氧疗效果,及时调整吸氧浓度和流量。
  3. 用药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使用多种药物,如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护理人员应遵医嘱给药,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4. 并发症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易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如发现心律失常,应遵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应遵医嘱给予洋地黄类药物等。
  三、康复护理
  1. 健康教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应接受健康教育,包括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定期复查等方面的指导。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可增强自我保健意识,预防复发。
  2. 运动康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适量地进行运动康复训练,如散步、太极拳等。运动康复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康复师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等,促进患者的心肺功能恢复和体力增强。
  3. 心理康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能存在心理障碍,如焦虑、抑郁等。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四、出院指导
  1. 定期随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应定期随访,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随访内容包括心电图检查、血液生化检查等。
  2. 药物指导。出院时,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详细介绍所用药物的作用、用法及注意事项。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避免漏服或误服药物。
  3. 生活指导。出院后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从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方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保持心情愉悦。
  4. 急救知识:患者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非常重要。,患者应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术等,在出现胸痛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不断上升,患者住院费用急剧攀升为社会及家庭带来巨大负担。急性心肌梗死是发病率病死率高危害大的急危重症,需要了解临床特征掌握发病规律危险因素等,制定有效的防治方案、采取可行的护理措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一般护理、专科护理、康复护理和出院指导等。通过全面、细致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马艳丽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