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02月26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14]

身体在工作心还在“浪”

应对节后综合征不仅要调节生物钟还要找回工作动力

  告别春节吃喝玩乐的养膘状态,进入搬砖模式后,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觉——晚上不想睡,早晨起不来,习惯了零食不停嘴,饭点却不饿,身体已在工作,心却还在外面“浪”……
  从假期切换到上班模式,对很多人来说,有些难度,上班一周了,还有不少人没有从假期的疲惫感中缓和过来。
  如果你出现了以上症状,很可能已经陷入“节后综合征”。
  面对节后各种情绪问题,“对症下药”是关键。
长假结束之后陷入“综合征”
  节后综合征是指人们在长假之后,重返学习、工作岗位后,出现的各种生理或心理的表现。如在节后总感觉厌倦,提不起精神,脑袋浑浑噩噩,积极性不高,不想工作、不爱工作,动作反应迟钝,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肠道反应、神经性厌食、焦虑、神经衰弱等。
  这些症状可能是由于过节期间的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等生物钟与平时相比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也可能是因为假期时间过短而角色切换过快,身心没有足够的缓冲。
适当调节睡眠时间选择简单工作入手
  那这种“萎靡不振”的状态会持续多久?应该如何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呢?
  首先,大家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放轻松,情绪平和。任何情绪的起伏最终会回到一个原始点,接受现状。身体已经进入了职场,精神可以迟缓点,就像所有比赛都需要赛前热身,可以给自己几天时间适应一下。
  节后综合征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不想早起床、疲惫、萎靡不振。这就需要适当调节睡眠时间,如通过一周的时间每天早睡半个小时、早起半个小时逐渐过渡,午间再打个盹儿。
  在越来越卷的职场中,很多人都想一蹴而就,以最快的速度进入状态,往往欲速则不达,静不下心,注意力不集中。
  其实,假期之前辛苦工作的疲惫可能让我们淡忘了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只想好好休息,年后开工不妨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问一问自己:“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份工作?”“你的工作对于他人、社会有什么价值?”借此找回工作的动力。
  调整期间,也可以先减少工作量,或者先选择一些简单、擅长的工作下手,这样可以从中获得小的成就感,逐渐地进入到工作状态中。在此提醒大家,没必要太苛刻自己,让自己立刻投入工作中,要给自己一个适应紧张工作的过程。
  此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上班后,很多人都会相互祝福,和同事聊聊工作之外开心的事情,同时也会吐槽马上开始工作,自己面对紧张的工作就会产生焦虑、烦躁的情绪。因此要相互交流,相互勉励,不急于强行进入工作模式,而把重心放在对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的适应上。
身心“动”起来有助精力集中
  高度兴奋、万分热闹的节假日过后,工作和生活又回归到往日的平静,这种落差感可能会引起情绪上的起伏,如孤单、抑郁、无聊等症状,这时可以多晒晒太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听听音乐,与家人朋友谈心,适当地宣泄,调整好心态,才能积极面对工作和生活的挑战。
  还要对饮食进行合理调整。节假日的时候吃了很多大鱼大肉,加上多日居家导致运动量减少,所以胃肠道的负担会比较重,而过完节之后一定要注意清淡饮食,减少高油脂、高热量、高盐及高糖等食物的摄取,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保持水分促进新陈代谢,促进胃肠恢复。可以戒夜宵,增加“下午茶”。
  假期间懒散惯了,上班时则会注意力不集中。积极参加一些自己喜欢的运动,如快走、慢跑、做操、打球或跳舞等,让自己的身心“动”起来,能够有助于精力集中,并很快投入工作当中去。
  节后综合征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亚健康状态。休息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假期“充电”结束,只有往前走,新的一年才会真正“元气满满”。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