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01月26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6]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从急救到康复

  相关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每年平均约有53.13万人发生猝死,其中60%患有冠心病,30.36%的患者源自于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当下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熬夜、酗酒、抽烟及生活不规律的情况越发普遍,使得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年攀升,急性心肌梗死成为人类健康的杀手。那么,急性心肌梗死是什么?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康复是怎样的过程?本期为大家带来相关解答,以期增强广大民众健康意识。
  一、急性心肌梗死的介绍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心血管系统疾病,主要由于供应心脏运转的血管出现急性阻塞,导致血流出现异常,从而出现心肌缺血性坏死,一般表现为严重的心绞痛症状,伴有头晕、心慌、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情况。急性心肌梗死的特点表现为:发病骤急、症状明显、症状严重、危害性大、致残率高、死亡率较高。根据临床统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饱餐等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诱因。
  二、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康复护理
(一)急救
  一般情况下,一旦患者出现心脏区域发闷、呼吸困难、心悸以及喘不上气感觉或反复出现左肩痛,并伴随着心脏区域一系列不适应症状等,就需要高度怀疑心梗可能。医院接到急救电话后,一般通过绿色救护通道快速出诊,护理人员到达现场快速检查患者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血压、脉搏等,同时会详细询问、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疾病史等,之后对患者及时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吸氧措施,改善患者心肌缺氧状态。护理人员与家属配合,通过担架平稳、有序、快速地将患者搬运上急救车,到达医院后,对患者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急救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药物、手术等治疗方式)等。
  (二)康复
  急性心肌梗死虽然凶险,但是及时治疗、有效护理后的生存率也高。患者经治疗,生命体征平稳后,逐渐进入康复阶段。一般而言,康复阶段,需要患者及其家属配合好医护人员的工作,做好日常的生命体征监测(体温、心率、血压、脉搏等)、身体护理等。患者需要遵医嘱,科学作息、饮食、调养,保持情绪稳定、开朗。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适度运动切勿过劳,如: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太极剑等有氧、低强度运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加氧气供给率,达到心脏功能训练的目的,促进早日康复。
魏红霞 南昌市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