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01月17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12]
省人大代表王凤情:

面对面以案释法 胜过一沓宣传资料

  ■记者 孙宏伟 王楠

王凤情
  山西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方山县积翠镇南虎滩村支部委员、网格员。2023年11月,获得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她在群众中树立了很高的威望,不是因为村干部身份。在当地百姓心目中,她是群众身边的“贴心人”,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哪里就有和谐。她就是记者要采访的省人大代表、方山县南虎滩村支部委员、网格员王凤情。

  《法治周刊》:王代表您好,听村里人说您是村里最忙的人,也是最受尊敬的人,这么多年来,您逐渐地摸索出一套独特的调解“高招”,给我们介绍一下。

  王凤情:在农村,婆媳矛盾、邻里纠纷、土地确权等,大事小情都可能引发矛盾纠纷,尤其是南虎滩村紧靠209国道、高速出口,地理位置好,每天车流量大,流动人口多,外来人口酗酒,乱扔垃圾,车辆乱停乱放,随地大小便,引发的矛盾纠纷更多,如果化解不及时,可能引发更大的冲突,我能做的就是尽我最大的努力,把各种难解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在调解工作中,首先要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换位思考,始终坚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理念,不管是村民反映的大小纠纷,还是当事人主动上门要求帮忙解决问题,我都耐心地疏导规劝,直到问题解决,靠自己的耐心、真诚,将一件件矛盾纠纷成功化解。
  鸡毛蒜皮的小事,邻里之间的杂事,家长里短的琐事,就是我要管的事,这些事虽小,但管不好影响很大,所以,我要把老百姓反映的每一件小事都处理好。

  《法治周刊》:王代表,请您讲讲当选人大代表以来的履职情况。

  王凤情:因为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人民群众的信任,我当选为山西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深知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职能力。为提高代表履职能力,我参加了省市人大组织的以法律知识为主的业务学习培训班,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学习拓宽自己的视野及思路。同时,我也注重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以便更好地履行代表职责。
  我长期生活在基层,经常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更能够听取和反映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带到会议上去。我按时排查各类矛盾纠纷隐患,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最基层,让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村内治安和谐稳定。
  我时刻关注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走访村内孤寡老人、残疾人、困境儿童,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和支持。同时,我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改善民生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法治周刊》:王代表,您对法院工作有什么感受?

  王凤情:法院和我们人大代表经常有互动,也保持着密切联系。2023年10月初,方山法院张彦平院长还专程前来走访了我,我对法院情况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近年来,方山法院诉前调解团队和速裁团队,在明确职责分工、强化团队间合作的基础上,细化卷宗交接标准,高标准完成各环节工作,实现精准提速。有的案件从立案至结案用时不足5小时,真正步入案件审理“快车道”。
  方山法院深入基层进村入户,为村民在手机上下载国家反诈APP,自从有了这个反诈APP,我们村没有发生一起电信诈骗案件。南虎滩村民薛某一家因车祸案件需要参加庭审,但这是个困境家庭,夫妻二人均为智障人士,且两个孩子都是残障,为庭审带来诸多不便。方山法院与村委会达成监护协议并派专车将薛某一家接往法院,庭审中方山法院依法办案公平公正,庭审结束又派专车将薛某一家送回家中,彰显了法院的司法温情。

  《法治周刊》:王代表,您对法院的工作有什么建议?

  王凤情:农村基层群众法律意识淡薄,时有纠纷发生甚至打架斗殴,虽然法院以发放宣传资料、宣传书籍和悬挂横幅等方式进行普法宣传教育,但是农村有很大一部分村民不看这些资料,导致达不到预期的宣传教育效果。我希望法院通过以案释法、面对面讲解等群众乐见易懂的方式加大法治宣传力度,提高基层群众法律意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案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