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武万年冰洞冰量减少会自行修复
宁武万年冰洞位于山西省宁武县管涔山腹地,发育于中奥陶世马家沟组厚层灰岩中。这里的神奇之处在于,不管外界气候如何变化,洞内温度都是恒温-4℃左右。四季好像在这里凝固,自然界万千变化到这里都变成一个雪白的世界了。
在这个神奇的世界里,地面、洞顶、洞壁上是满目的冰柱、冰帘、冰瀑、冰笋、冰花、冰葡萄等,周边则是寒气袭人的冰层。由于冷热空气的交汇,雾气缭绕,一片蒸腾。万年冰洞不仅仅是冰洞,还有数个冰厅。冰洞中厅洞顶至洞底的垂直距离约四十多米,挂高三十米、直径十五米的硕大冰柱顺势而下,颇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磅礴气势。漫步在这冰的世界,仿佛置身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之都哈尔滨,可以现场欣赏那里梦幻般的冰雕艺术;又像是徜徉在石笋林立的桂林溶洞,为彩灯照射下色彩绚烂的洞壁着迷。
冰洞神话世界一般的美景让游客如痴如醉,流连忘返。但令人费解的是,这个冰洞所在的位置既不是异常寒冷的南北极,也不是终年积雪的高山之巅,而是处在温带地区的山西省宁武县,那这个冰洞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有人认为冰洞的形成得益于洞的形状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宁武县位于典型的温带,夏季较长,温度偏高,按照常理,根本不具备终年结冰的条件。但管涔山的海拔达到了2300多米,而洞口所处的位置在山的阴面,是一个正口袋形。夏天的时候,洞外气温高密度小的热空气漂浮在上层,洞内气温低密度大的冷空气沉在下层,这样外面的热空气与洞内的冷空气无法实现冷热对流。而到了冬天,情况正好相反,外面的冷气反而能进到洞里。
还有人说,冰洞位于山的阴面,洞口朝向西北方向,每到冬天,寒冷的西北风刮来,将滴入洞中的地下水结成了冰;到了夏天,东南方向的暖风既吹不进来,也形不成空气的对流,没有热的交换,所以冬天的冰就会这么一直保留下来。
也有人提出冰川成因。早在几百万年前的冰河世纪时期,这里曾是冰天雪地的冰川,正是这些冰川活动的遗存,才会形成如此壮观的景象,并保留至今。但是,尽管常人看来洞中的冰都是一样的,可经过专门的观测后发现,冰层年龄却各不相同。这个神奇的冰洞具有非常奇特的再生功能,一旦冰量减少,它还会进行自我修复。因此,冰川学说似乎也存在疑点。
最近一些人又提出了一个说法叫“地热负异常说”。地热正异常说指的是越向地心走,温度越高。而地热负异常说恰恰相反,它说越往下走,温度越低,低得能够制冷,甚至制造出大容量的冰。正是因为山本身的最深处很可能存在我们目前仍未探明的制冷机制,再加上相对较高的地理位置,以及洞口位置的巧合,因此,形成了这么一个神奇的冰洞。
有关冰洞形成的原因,众说纷纭,也许通过您的地质之旅,可以发掘出更令人满意的答案。 山西地质博物馆 吴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