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年01月15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14]
贾玲“消失”1年多为新角色减重100斤上热搜

医生提醒:减重别将碳水视作“洪水猛兽”

  1月11日,许久未露面的导演、演员贾玲在微博发文称,自己消失1年多里,拍了一部电影,叫《热辣滚烫》,将于大年初一上映。
  此前,“贾玲为了新角色要减重100斤”曾冲上热搜引发热议。贾玲此次发文证明了这条热搜,并表示自己虽然花了一年时间瘦了100斤,但这部电影其实跟减肥无关,甚至跟拳击关系都不大,这是一部讲述善良的人如何找到自我,学会爱自己的电影。
  对此,有网友们关注贾玲的减重过程,“100斤?什么概念?”“怎么成功减100斤的?非常好奇。”对于减肥方法,贾玲并没有公布,不过,专家表示,减重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情,一定要科学减重。

减重不能靠“饿”
  对于减重,有的人使用药物,有的人靠短时间内的高强度锻炼,还有人仅仅通过节食来实现减重的目的,更有极端者,走上了切除部分胃来减重的道路。
  虽然贾玲并未提及她减重100斤使用的是何种方法,但不管是哪种减重方式,大家都需要牢记,所有这些都直接关系到身体健康,如果采取错误方式,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目的,还可能产生惨痛的后果。
  之前,沈腾从170斤瘦到150斤时,曾分享了“168”减肥法——24小时内,16小时不吃饭,剩下8小时可以吃。
  对此,医生却表示,一些快速瘦身的方法,并非人人适用。“演员为了拍戏减重,短期内,这样减重是可以的,但对普通人来说,要长期控制体重,这样显然不合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营养科主任冯丽君说。
  在冯丽君看来,这样的减重方法,很容易快速反弹,也很难维持日常工作。减重不是节食,而是均衡膳食和合理运动相结合。

循序渐进是关键
  减重其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讲究“七分吃三分练”,注重饮食营养和适度运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医生表示,科学减重,首先要保证正确的饮食结构,一日三餐要安排固定的时间,养成定时进餐的习惯。
  科学地控制体重,在饮食上不能将碳水视作“洪水猛兽”。在人体所需能量中,蛋白质占到15%—20%、脂肪占比25%—30%,剩下的能量全部由碳水供给,占到50%以上。大部分含碳水食物除了提供必要的能量还提供大量膳食纤维,这些都是保障机体正常运行的必备条件,可以用粗粮和杂粮代替精白米面,比如燕麦米、糙米、荞麦,甚至是杂豆也很不错。没必要为了减重,单纯依靠不吃东西“饿”瘦,毕竟还需要充足的能量应对事务繁忙的每一天。此外,还要考虑整体的营养素密度,像高糖甜品、饮料,以及酒类、油炸食品等食物最好少吃。
  另外,要多吃蔬菜,适当吃水果。
  最重要的还包括迈开腿,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循序渐进,切忌用力过猛,适度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还要保证睡眠质量,因为高质量的睡眠有助于减肥。
  此外,减重一定要控制速度,千万不可过快,一般情况下一个月不要超过10斤,不然就会对身体产生伤害。减重过程中如果出现疲惫感或者食欲减退等情况,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减重也是重建心理行为
  医学博士、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减重外科负责人吴金声表示,BMI是衡量人体肥胖程度的重要指标,其实,“管住嘴、迈开腿”的方法对于多数BMI(体重指数=体重/身高2)超过32.5大基数人群并不合适,想要获得长期稳定的减重效果,很多患者需要强化干预治疗,甚至接受减重手术,所以应及时去医院进行专业分析评估。
  采用急剧改变饮食、运动方式来减重,减重初期确实会有体重下降,但减下的大多数都是水分,同时伴有肌肉分解,可能引起减重者产生脱水、电解质紊乱、低血糖及肾功能不全等严重不良反应,后期也易导致体重的反复升降,难以维持良好的减重成果。“医院对于患者的体重管理,采用手术、饮食、用药、运动等多种方式。一位病人除了在减重外科进行治疗,临床营养科、内分泌科等科室也都会介入。”医学博士、南京鼓楼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高波表示,医院里对于减重患者的治疗要经过多学科联合会诊的过程。一个安全、长效的减肥方案,需要包括为病人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个体化的运动计划,也要给予病人行为干预,包括体重、饮食、运动的自我监督等,更要为病人定期监测控制慢性并发症。“对于减重者,不仅是身体塑形,更重要的是心理行为方式的重建。当减重走到‘穷途末路’,一定要记得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吴金声说。 记者 丁婷婷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