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年10月30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B18]

从一起中学生的“社恐”案例说起

  案例:
  17岁学生婷婷,家庭条件优渥,父母工作很忙,常常没有时间陪伴,她的童年是和外公、外婆在一起度过的。外公非常严厉,对她要求很高。婷婷平常上学,周末就奔波于各种兴趣班,时间排得满满的。小学时,曾因一件小事和同学发生争执,结果被同学们排斥,被老师批评,这让她有些害怕与人交往。升入高中后,问题越来越严重,害怕学校的环境,害怕学习压力和人际压力,整日沉迷于手机,不愿与人交往,她觉得很多人都在注视和讨厌自己,开始自我封闭,变得更加孤僻。她的父母感到非常无奈,不知道如何帮助她走出这个困境。
  这个案例中大致勾勒出婷婷“社恐”的一些表现形式:
  在公共场合紧张焦虑、脸红、心跳;
  性格内向,避免与不熟悉的人交往;
  担心自己的表现会被别人评价和嘲笑;
  手机不离身,喜欢宅在家里;
  发微信能解决的事绝对不打电话;
  这些表现正是“社恐”的一些特征。其实“社恐”是一个网络名词,专业的说法是社交恐惧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案例也不少,但大多数中小学生只是存在社交方面的困扰或障碍,是“社交不适症”,只是言谈举止显得不够从容,害怕自己举止失措,当源自内心的害怕超过身体的舒适界限时,就可能表现出脸红、心跳加速、紧张等,我们的否定、批评或“贴标签”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压力,打击他们在社交中的自信心,最终孩子可能出现自卑、孤僻的心理性格。
  分析:
  第一,生理因素。人的气质类型和遗传基因等生理因素有可能导致在面对人群时的不自然和焦虑。多数有社交障碍的孩子,比如案例中的婷婷,她的气质类型可能就属于“抑郁质”的类型。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将人划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抑郁质不同于抑郁情绪,只是属于神经类型的抑制型,在人际交往中较敏感,不太合群、表情腼腆等,气质是天生的,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个体差异,事实是四种气质的人都有自己的交往策略和类型。
  第二,家庭因素。孩子的问题与家庭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案例中婷婷的家庭结构,虽然不是单亲家庭,也没有夫妻吵架的情况,但她的父母在家庭中是缺席的。在稳定的家庭环境中,母亲扮演着温柔、爱护的角色,能带给孩子温暖和爱心;父亲扮演勇敢、权威的角色,可让孩子“无所畏惧”,自然而然地和小伙伴融在一起。儿童如果年幼时过早与父母分离而未能形成稳定的依恋关系,容易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不能较好地与人交流。
  第三,环境因素。婷婷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竞争和嬉戏,从小就孤独,人群对她来说是一个陌生而庞杂的世界,她与世界有着巨大的屏障。如果父母再把她的所有时间,用在去习得技能、掌握知识方面,那么她在社交方面的经验就是空白。
  第四,教养方式。婷婷的外公对她的要求非常高,这种严格的教育方式可能使她在面对错误和批评时感到压力和焦虑,有可能养成自尊心过强、追求完美、对自我形象的高度关注,过于在意别人的评价,害怕失败、害怕犯错的性格,导致在社交场合的紧张和恐惧。
  干预策略:
  一是接纳孩子的不同。孩子不是“社牛”不是缺点,要允许其独特的沟通方式,减少孩子的压力,同时和其他家长紧密联系,鼓励别的孩子多与自己孩子互动,先接纳被动交往,再鼓励孩子主动和别人交往。
  二是重视家庭建设。很多孩子出现比较严重的交往问题,往往是家庭出现问题,父母要相亲相爱,要多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多组织全家一起的活动,让孩子在放松的环境和交往中自然学习交往技能。
  三是正向引导。社交问题往往伴随着负面的自我评价和过度担忧,可以家校联合,一起帮孩子去认识自己的负面思维模式,并尝试改变这些思维方式,以减少社交中的焦虑和恐惧。
  四是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的社交恐惧情况较为严重,已影响到日常生活,家长可以考虑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心理咨询师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帮助孩子缓解社交恐惧带来的紧张与不安。
  阎镁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家庭教育顾问、正面管教家庭讲师,山西省团体心理治疗学会EAP专委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