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年09月25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12]

“幌子”上的市井烟火气

  打着XXX的“幌子”,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在现代人的语境里,“幌子”成了一个好说不好听的词语。
  而在旧时,“幌子”却是店铺离不了的标记。饭庄有饭庄的“幌子”,药铺有药铺的“幌子”,茶庄有茶庄的“幌子”……循着“幌子”,你就能找到想要去的地方。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幌子”,烘托出了浓郁的市井烟火气。
  幌,本意指“以帛明窗”,原本是窗帘、帷布等日常用品。最初的“幌子”是酒肆用布旗写上店名或其他惹眼的文字,高高地挂在门前招揽顾客。因为古代很多人不识字,后来就用形象物来做“幌子”。比如,卖酒的在店门口挂一壶酒,面店则悬挂着纸条,鱼店挂木鱼,逐渐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幌子”。更有甚者,还在“幌子”上面加上标识物,客人看见“幌子”,不仅知道店铺是否开张,还能知道店铺的主要经营产品。
  传说,饭店的“幌子”是唐太宗李世民发明的。“幌子”用薄木板或金属板围成罗圈,代表蒸馒头的笼屉;罗圈上系上3根绳代表天、地、人;绳上系有白色、粉色的纸花或塑料花,表示烧麦与花卷;罗圈下面是彩色布条或塑料做的穗子,代表下锅煮沸的面条。“幌子”用途广泛内容多样,常见称谓还有表、旗、帘、帜、标、望、招、牌。《水浒传》中,武松走到景阳冈下一座酒店,抬头看见挑着一面旗子迎风飘摆,上写“三碗不过岗”几个大字。这就是宋代典型的酒店“幌子”,也叫望子,既形象又生动,客人看了不仅很容易记住酒店的名字,而且一下子对酒品有了了解。
  山西老西儿民俗博物馆馆长吴润生收藏的晋商时期茶庄“幌子”,由两块正方形的木板做成,木板边长约40厘米,厚度约1厘米,整体漆成黑底,上面刻有“茶庄”两个鎏金大字,使人看了一目了然,非常显眼。“幌子”从两块木板的一角挂起,底下有挂坠。虽然漆面已经斑驳,但仍显出朴实浑厚的晋商风格。
  吴润生介绍,明清时期,晋商通过运销茶叶成为称雄一时的商帮。清道光时,仅俄国恰克图口岸,晋商经营的茶庄就发展到100家左右。晋商分布在各地的茶庄更是多如牛毛,因此留下了不少晋商标志的茶庄“幌子”。
  “幌子”承载了我国丰富多彩的商业文化,也彰显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如今,各种店铺的“幌子”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样式统一的招牌代替了个性化的“幌子”,“幌子”演变成了语言文化中的一个特定词。 记者 高万军文/摄 (感谢山西老西儿民俗博物馆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