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年04月26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B19]

“双新”理念下语文大单元备课中“教-学-评一体”的设计与思考

——以部编版六上七单元为例

  一、精准靶心
  (一)解析人文主题,明确育人使命
《新课标》指出学生要感受语言文字的独特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本单元《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京剧趣谈》《口语交际:聊聊书法》这些内容的教学要承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的光荣使命。
  (二)理清语文要素序列,明确教学任务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不同学段,想象训练的侧重点不同。低段逐步渗透,三年级开始正式学习,并引导学生对优美词句展开初步想象。四年级时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广阔世界。到了高年级要借助词句从多角度展开丰富的想象,品味作品内涵。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侧重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从不同角度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课文的情境感受艺术的魅力。本单元中“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这一语文要素分成若干个“点”,分布在本单元的各板块中。
  本单元习作要求“写自己的拿手好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它的难点在于“拿手好戏”中关于“艺术”的主题,要把它写得具体可感,可以与语文要素相关联,引导学生借鉴两篇精读课文中方法。理清这样的序列,才能精准把握习作表达训练学生要学到什么程度。
  (三)关注认知水平,做好学情分析
  深入研读教材之后,我们来了解学情。结合以上语文要素的分析,学生已有一定的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词句,能调动多种感官展开想象的能力。但是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学习相关音乐、京剧等知识储备、审美能力有可能不足,会在借助文字展开想象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习作表达训练方面学生也已有一定的把重点理由、重点想象内容、事情的重要过程写具体的能力。
  (四)精准目标,落实教学价值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课后习题、略读课文的阅读提示、交流平台等助学系统的分析,将本单元教学目标确定为:
  1.借助语言文字从多角度展开想象,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
  2.能说出对文本重点段落的理解,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3.能抓住描写人物形象的词句,想象故事细节。
  4.了解故事的经过,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
  5.学习列提纲,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二、从目标出发,嵌入评价
  教学策略一:创设真实情境,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方面指出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小小艺术品鉴师”的活动。不同节课就是进入不同的艺术空间了解相应的艺术,比如学《伯牙鼓琴》,我们就是进入古典音乐空间。整个单元学生都在这样一个情境之下学习,课文是载体。最后,我们进行“小小艺术鉴赏家”的展示活动,孩子们借用实物、影像等资料展示自己对艺术的认识和感受。在实践中,感受艺术之美。通过真实情境的创设来建设开放的语言学习空间,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教学策略二: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在多角度想象中实现教学评一体
  借用现代媒体技术补充学生认知中的空白,突破难点。比如,课前设置预学单,孩子们在预学单的引导下课前搜集资料。课中用影像资料补充京剧演员执马鞭表演的场景。课后,让孩子们继续了解喜爱的艺术世界。这样尽可能地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演课本剧、谈观后感等活动让评价也变得丰富起来,促进教学评一体化。
  教学策略三:关联经验,丰富想象,教-学-评一体
  学习艺术特长的学生并不少,也有同学喜欢读艺术类的书籍,如丰子恺先生的《音乐和美术故事》,还有对画画、听歌等有很浓兴趣的同学,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自己的学习经验、阅读经验、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可以让想象变得更加丰富、鲜活,教-学-评很好地融合。
赵香萍
太原市小店区第三实验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