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年04月12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B19]

精准审题方向正布局谋篇文笔佳

——2023届太原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作文评析与范文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清人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提出,文人画士观赏梅的标准是“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用自己的标准来“绳天下之梅”,腐朽的思想“遏其生气”,他借此表明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和个性的彰显。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家族》中认为,家族社会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又一重要的社会特征,族人们须遵守族谱家训,以此来规范行为道德。
  李大钊在《自由与秩序》中写到:“离于个人,无所谓社会;离于社会,亦无所谓个人。故个人与社会并不冲突,而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亦决非矛盾。”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袋;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材料
  本作文提供了三则材料:
  第一则材料以批判文人画士的错误标准指出腐朽的统一思想对个性的遏制,明确个人价值的追求与个性的彰显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则材料以族人遵守族规为例谈个体具有社会属性,要合乎社会规范。
  第三则材料谈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并指出两者应有效结合,寻找契合点和共赢点。
  从整体上看,第三则材料对前两则材料有统摄作用,而全面理解和把握材料又必须结合前两则材料谈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个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规范(发展趋势或方向)紧密相连,不冲突,不矛盾。
定任务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此作文属于启示类作文,即要求学生从材料阐述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获得人生的启迪和智慧,来解决人生、成长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写作时要由此及彼,类比引申开去,不能空谈两者关系。“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则要求写作时不能完全脱开材料,写作的中心应该来源于材料;“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强调写作要有“你”——新时代青年,要有自我的认识与体悟。
明要求
“选准角度”,暗示材料的启示可以是多方面的,学生写作时只要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理顺并用于自己人生成长的某一方面即可;“明确文体”,要求学生要有明确的文体意识,避免“四不像”作文。
参考立意
  1.个人的价值与社会的发展(规范、趋势、方向等)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2.个性与共性相伴相生,个人与社会不冲突、不矛盾。
  3.在遵循社会规范中追求个性,发展自我。
学生写作问题
  1.笼统谈个人与社会,范围太大,不能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
  2.偷换概念,文章里没有“社会”“个体”“个人价值”等,换成“国与家”“国家与个人”“自由与秩序”“独立思想与社会良俗”等。
  3.缺乏典型而有力的论据,写成三段材料的“注水肉”。
  4.缺少分论点设置的意识,没有筋骨句,或者筋骨句刻板僵硬无效。
  5.不能有效运用论证手法进行语段分析,文段论述缺少“含金量”。
  6.结合“你”的思考与感悟不足,没有“我”的存在。
  7.标题或“云山雾罩”“不知所云”或“一眼看穿”偏题跑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