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年02月27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1]
能变小狗、变小人,还能写字,但也暗藏危险……

“网红”文具磁力珠笔可能引发肠穿孔

  变小狗,变小人,十几个磁力珠吸在一起组成的笔身,不仅能写字还能随意组装,甚至可以当圆规……最近,一种磁力珠笔在中小学生中风靡,但这背后却隐藏着危及生命的风险!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近日提醒,在抖音商城、京东商城、拼多多、小红书和天猫商城等网络交易平台上采集的16批次磁力珠笔存在安全隐患。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16批次磁力珠笔有安全隐患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2月23日公布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结果显示,在抖音商城、京东商城、拼多多、小红书和天猫商城等网络交易平台上采集的16批次磁力珠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这些产品均带有高磁通量的磁性小零件,如不慎被儿童误吞,可能导致肠阻塞或穿孔等伤害。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轻工与化工产品质量检验所所长章若红拿起3张A4纸,将两颗磁力珠笔产品带有的磁珠放在两侧并向中间靠拢,很快两颗磁珠相吸,将纸牢牢卡在中间。“这是比较容易操作的验证磁通量的方法。如果超过3张打印纸仍能相吸,磁通量指数很可能不低于标准规定的限值50kG2mm2,应避免给孩子使用或玩耍。”章若红表示,此次风险监测采集到的所有磁力珠笔的磁性部件均是直径较小的小零件,且实测磁通量指数在167.5kG2mm2至871.3kG2mm2,超出《玩具安全第2部分:机械与物理性能》标准规定限值2.35倍至16.426倍。
  小零件容易被儿童误吞,加之其带有高磁通量,很可能对儿童造成肠阻塞或穿孔等伤害。公开报道显示,浙江和贵州均有儿童误吞磁性部件后胸痛或腹痛不止的案例,最后通过手术才取出。
  在网上搜索“磁力珠笔”商品,发现一些经营者还在宣传页面上,引导鼓励消费者体验各种新奇的玩法。“这种笔特别好玩,把钢球放嘴里,能用笔隔着腮帮子把球吸过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副处长周佳表示,上海也曾有类似案例,足以说明磁性笔等相关产品的安全风险值得关注和警惕,“磁力珠笔普遍存在高磁通量的磁性小零件,不具备保障14岁以下儿童玩耍时人身健康安全的条件,我们强烈建议不提供给14岁以下儿童及中小学生使用。”
  磁力珠笔存在风险的不只是磁性部件,笔套、小球等小部件也有可能被儿童误吞或吸入,可能产生窒息等危险。
  16批次被采集的产品中有15批次的笔套既可沿轴线方向垂直进入直径为16毫米的环形量规(意味着不够大),又无通气孔(意味着空气流量不足);7批次含有小球,可完全穿过实验用小球模板,且未设警示说明,不符合《玩具安全第2部分:机械与物理性能》标准要求中“供36个月及以上但不足96个月儿童使用的玩具,对于‘小球’项目,应设警示说明”的要求。
  此外,还有3批次磁性笔存在增塑剂含量过高的风险。经检测,这些样品可触及塑料部件中增塑剂含量实测值为3650毫克/千克至20万毫克/千克不等,不符合《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标准中增塑剂(DEHP+DBP+BBP)总含量应不超过1000毫克/千克的规定,含量最高的一批次磁性笔已超出标准规定限值199倍。“希望主管部门能早点给这类产品定性,并制定有针对性的产品标准来进一步规范。”周佳坦言,目前儿童玩具和学生用品都须严格执行相应的质量及安全标准,但对于“打擦边球”的磁性笔的约束并不多。时至今日,仍有大量“三无”磁性笔充斥市场,一些磁性笔产品连生产厂商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都没有。
■案例
磁力珠导致患儿消化道多处穿孔
  近几年,由于磁力珠产品造成的伤害事故有很多。就在今年2月15日,山东聊城一名2岁大的幼童在玩耍时,误吞28颗5毫米大的磁力珠,送到医院时已超20个小时,险些造成胃肠穿孔。医生赶紧为这名幼童安排胃镜手术,所幸这28颗磁力珠被吞咽后没有分离,除部分胃黏膜损伤外,未出现被夹住、穿孔等情况。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副主任医师张国锋表示,仅2021年,就做了几十次为孩子做消化道异物的胃肠手术了。其中,两岁的女孩花花(化名)来就诊时,吞咽的磁力珠已经在胃中待了好几天,肠壁被挤压吸附在一起,出现多处穿孔与缺血坏死,腹部积水导致严重感染,几近休克。根据以往的经验,医生判断笑笑应该是误服了磁珠,由于连成了一圈,无法自行排出。术中发现笑笑消化道多处穿孔,行胃切开和肠切开异物取出术,在患儿体内竟发现了47颗磁力珠。取出后,医生又将破损穿孔的肠道进行修补。好在手术及时,笑笑最终转危为安。
■延伸
婴幼儿易吞食小物品 严重者可致死亡
  磁力珠具有高达4000高斯的磁力,比国际规定玩具磁力的50高斯多出80倍,一颗小小的磁力珠能够同时吸起一元的硬币两到三枚。一旦误食,它们会穿过人体组织互相吸在一起,导致胃肠道穿孔或阻塞,需通过多次手术才可清除,严重者甚至会引发血液中毒或者死亡。“婴幼儿通过吃感知世界,对周遭物件充满好奇,各种东西都想尝尝,”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一病区护士孙贝贝说,“磁力珠被标榜为发挥与提升想象力的儿童益智玩具,我自己拿起来也可以玩很久,但就怕小孩子吃进去。”
  磁力珠体积小,数量多,少几颗家长也难以发现,只是待到肚子疼、发烧甚至排便异常才就医检查,往往容易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误食一颗磁力珠可以自行排出,而超过一颗,磁力珠就会吸聚在一起,引发肠胃穿孔、破损、腹膜炎等,取出的磁力珠表面都有所腐蚀钙化。”张国锋表示,早期发现采取催吐或者胃镜能够取出,但这种病情恶化极快,肠穿孔后,大量消化液、细菌,甚至粪便进入腹腔,就可能引发感染性休克,导致死亡。
  此外,吞食磁力珠还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市面上部分磁力珠质量比较劣质,表面的颜色多为涂染制成,如果部分儿童对磁力珠涂染材料中的某些成分过敏,就可能导致儿童在玩耍磁力珠时出现瘙痒、红斑、风团、皮疹等过敏反应。
  同时,磁力珠作为一种带涂层的金属制品,需要满足GB 6675.4-2014《玩具安全第4部分:特定元素的迁移》中8种重金属的限值要求。当产品不符合该限值时,儿童在玩耍过程中重金属的摄入量可能超标,长期接触的情况下则会导致重金属在体内累计,对人体的多个器官造成危害,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如果产品质量较差,磁力珠被吞下后可能在短时间内释放较多有害物质,引起急性中毒的症状。
■提示
发现孩子吃了磁力珠怎么办?
  如果发现孩子吃了磁力珠,需要立刻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同时跟孩子明确两个问题,一是问清楚孩子什么时候吃的,二是吃了几个。如果仅误服1颗磁力珠,磁力珠可自行排出体外,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到医院拍个X线片,确认一下,等待排出即可。
  如果吃了大于1颗的磁力珠,时间如果小于4小时,可前往医院消化内科,急诊胃镜取出。
  如果误服超过6小时,磁力珠大部分会排到小肠内,自行排出的可能微乎其微,一般需要手术取出,需挂小儿外科就诊。
  如果家长一直未发现,误服2-3天后孩子会出现腹痛、呕吐、发热等症状,说明已经出现了肠道穿孔和腹膜炎,会危及生命,需要立即手术治疗。
■建议
尽量避免6岁以下儿童组装磁力玩具
  ◎选购磁铁玩具时,应检查产品说明书及产品标识等是否齐全,并根据产品的适用年龄段,选择适宜的产品;
  ◎选购磁铁玩具时,应注意产品中是否存在磁性小零件,特别是磁通量指数≥50kG2mm2的强磁性小零件;
  ◎在监护儿童玩耍时,避免儿童用嘴接触玩具或揉眼睛,玩耍后应及时洗手,防止过度接触可迁移元素;
  ◎如果监护人发现儿童误吞或吸入磁性小零件,或者儿童出现突发性的腹痛、恶心、呕吐及腹泻等疑似吞食磁性小零件的临床症状,应立即送医救治。
  ◎选择磁铁玩具时,一定要注重玩具的安全性,尽量避免6岁以下儿童组装磁力玩具,对14岁以下儿童玩磁力玩具时要尽到监管义务,对年长孩子做好该玩具的警示宣教。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