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年02月22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1]

哪儿来的回哪儿去,外来物种请“自重”

  近日,全国首例非法投放外来物种民事公益诉讼案宣判,两名被告需就违法放生外来物种承担对当地造成的生态资源损失等各类费用5.8万元。
  放生本是善举,可为什么会成为违法行为?盲目放生对生态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哪些动植物属于外来物种?我省为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做了哪些工作?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鸭子和鸽子都难逃鲶口
  外来入侵物种会对生态造成什么影响呢?
  生态系统是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系统中的物种经过成百上千年的竞争、排斥、适应和互利互助,才形成了现在相互依赖又互相制约的密切关系。
  一个外来物种引入后,有可能产生两种不同的后果,一种是外来物种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全国首例非法投放外来物种民事公益诉讼案中的事件,就属于这一类。江苏女子徐某为祈福,从刘某处购买了2.5万斤的外来物种革胡子鲶,投放到当地淡水湖中。结果,革胡子鲶因为不适应当地的环境,大量死亡。
  另一种后果是,新的环境中没有抗衡或制约外来物种的生物,它就会成为真正的入侵者,改变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
  山西省林草局相关专家介绍,大多数外来物种成功入侵后会大爆发,造成严重的生物污染。如,外来物种巨藻和北美海蓬子可与我国东南沿海的土著盐生植物红树林进行生态位竞争,造成红树林资源减少甚至灭绝,进而严重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外来入侵物种还易引发生态灾难,危害农林经济发展,甚至危害人类牲畜健康。如豚草花粉可导致“枯草热”;福寿螺可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牲畜误食紫茎泽兰茎叶后,会腹泻和气喘。紫茎泽兰花粉及瘦果进入牲畜的眼睛和鼻腔后,会引起糜烂流脓,甚至死亡。
  此外,革胡子鲶也是一种入侵性极强的外来物种,如果其成功入侵,将会对当地生态造成严重破坏。
  革胡子鲶又被称为“埃及塘鲺”,原产于非洲尼罗河水系,适应能力强,繁殖快,生长速度也很快,一年可以达到5公斤以上。它是一种偏肉食性的杂食性鱼类,像水里的小鱼小虾、软体动物、水生昆虫等它都吃,食量还大,一天能吃下体重5%—8%的食物。有专家曾把一头猪扔到养殖革胡子鲶的鱼塘中,很快,猪就被吃得只剩下骨头了。此外,革胡子鲶就连水面上停留的小动物也不放过。此前国外有人曾拍到革胡子鲶咬住鸭子和鸽子并将其拖下水的视频。

有意或无意间,外来物种入侵
  如此“凶残”的革胡子鲶,徐某为何能买到那么多?其实,革胡子鲶是一种小型经济鱼种,因为生长快、抗病力强,它深受养殖户的喜爱。我国于1981年引进,现已在华南、华中大部分地区推广,属于淡水养殖高产品种之一。
  革胡子鲶可以说是被有意引进我国的,而这也是我国外来入侵物种的来源之一。除了革胡子鲶,作为蔬菜引进的尾穗苋、茼蒿,作为观赏物种引进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巴西龟,作为药用植物引进的洋金花,作为养殖品种引入的福寿螺、牛蛙、克氏原螯虾(小龙虾)等外来入侵物种,都属于有意引进。
  除了有意引进,外来入侵物种的来源还包括自然扩散和无意引入。
  无意引入一般是随国际贸易无意进入中国,比如随苗木和插条引进的杨树花叶病毒,随进口粮油、货物或行李裹挟偶然带入的长芒苋和通过自然扩散从东南亚进入中国的紫茎泽兰等。山西省林草局相关专家介绍,近10年来,我国外来入侵物种数量增加迅速,平均一年增加2种。主要原因是随着国内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与国外的经贸、交通、文化、旅游等交流频繁,大量货物、人员涌入国内,明显增加了携带入侵机会。
  此外,养殖逃逸也可能造成外来物种入侵。受暴雨影响,水库和养殖鱼塘被水淹,可能导致一些人为养殖的水生外来鱼种,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随洪水大量逃逸到野外,在溪流、江河里栖息繁衍,成为新的种群。

59种外来入侵物种需“重点管理”
  外来物种入侵,对经济、生态与社会造成的危害是不可逆转的。那我国的外来入侵物种情况如何?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0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全中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219种外来入侵物种已入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我国很早就对外来入侵物种给予高度重视。在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中,有71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或具有潜在威胁的,分别于2003年、2010年、2014年、2016年分4批被收录到《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
  去年,农业农村部会同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关总署和国家林草局组织制定了《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并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名录》中包含植物、昆虫、植物病原微生物、植物病原线虫、软体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8类共59种(在特定区域内合法养殖的水产物种,不在《名录》管理范围内)。其中植物有紫茎泽兰、空心莲子草等33种,昆虫有苹果蠹蛾、红脂大小蠹、美国白蛾等13种,植物病原微生物有梨火疫病菌、亚洲梨火疫病菌等4种,植物病原线虫有松材线虫一种,软体动物有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等两种,鱼类有鳄雀鳝、豹纹翼甲鲶、齐氏罗非鱼等三种,两栖动物有美洲牛蛙一种,爬行动物有大鳄龟、红耳彩龟等两种。这59种外来物种是禁止放生、丢弃的,违者最高可罚款数十万元。
  今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严厉打击非法引入外来物种行为,实施重大危害入侵物种防控攻坚行动,加强“异宠”交易与放生规范管理。

启动外来入侵物种普查
  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全国都在行动,我省也不例外。
  2022年6月,我省启动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这次普查与全国同步进行,计划用2年完成。2022年基本完成野外调查,2023年完成重点补充调查及内业整理、风险评估和成果编报。通过普查,要摸清我省重点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分布范围、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等基本情况,并通过分析研判外来物种入侵风险,组织提出相应防控措施,为全国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提供支撑。
  山西省林草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去年的野外调查中,我省发现了一年蓬、小蓬草、火炬树、反枝苋、曼陀罗、圆叶牵牛、印加孔雀草、意大利苍耳等植物,以及华山松枯梢病,无脊椎动物类红脂大小蠹等多种重点外来入侵物种。
  近年来,外来物种入侵给我国造成经济损失、破坏生物多样性、危及人民生命健康。我省将如何打好这场外来物种入侵阻击战?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院(所)长马瑞燕建议,成立山西省农林外来入侵物种研究中心,建立植物外来有害生物鉴定实验室、有害生物检测与分析实验室等6个平台;加强生物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整合从事生物入侵研究的人力与科研资源,组建一支专门队伍;建立科普教育体系,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科普宣传,强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解读,提升基层人员外来物种入侵防控能力。
  防止外来物种入侵,个人如何做?山西省林草局工作人员介绍,要遵循“哪里来哪里放”的原则,放生必须选择本地种,严禁使用水生生物外来种、杂交种和选育种,严禁为了放生而购买野生动物或国家保护野生动物。
  放生水生动物要注意物种的健康状况,如有受伤或生病的情况,应先治好再放生;具有很强的攻击性、繁殖能力和带有毒性的物种,严禁随意放生。
  放生物种要做好苗种的检验检疫,进行疫病和药残检测。单位和个人不要随意放生,如确有需要的,可在当地渔业或渔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进行放生活动。 记者 杨晓艳 制图 张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