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年08月17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11]

“穿越”回元代制作简仪

  在科技尚不发达的时代,古人如何夜观天象?是否有属于他们的“望远镜”?通过这些“利器”,他们又看到了什么?近日,山西科技馆《制作简仪》科学课堂“穿越”回元代,带领小朋友们了解天文学家郭守敬如何制作简仪。
  跟随着老师的指引,小朋友们借助天文望远镜,观测太阳,并通过穹幕画面了解太阳风暴的成因和影响。同时,走进天文台深入学习各个时期天文观测仪器的相关知识,“在公元1276年,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制了一种测量天体位置的仪器。因将结构繁复的唐宋浑仪加以革新简化而成,故称简仪。”科学老师庞志琴向学生们介绍。简仪包括相互独立的赤道装置和地平装置,可以分别测量天体的赤道坐标和地平坐标。简仪的创制,是我国天文仪器制造史上的一大飞跃,是当时世界上的一项先进技术。“太神奇了!”了解到欧洲直到300多年之后的1598年才发明与简仪类似的装置,小朋友们觉得非常的震撼。
  回到“机械师摇篮”教室内,可DIY的木制古天文简仪模型吸引了小朋友们的注意力,小朋友们十分雀跃地想要试试动手搭建简仪。在老师的带领下,小朋友们耐心地开始搭建起来。“科技馆内有很多科学奥秘等着小朋友们探索,科学课程的开展也有利于激发孩子们探索求知的欲望,启迪孩子们的智慧,培养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引导他们探索未来科学之路、树立追寻科学的航标。”庞志琴表示。
  记者 王美如 通讯员 刘咏梅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