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5版)
茹豪介绍,每年的七八月份,太原城市生态站的工作人员就会带着胸径尺、钢卷尺、花杆等测量工具,前往东西山固定样地,对那里的油松人工林进行观测和记录。主要监测内容包括树木的胸径、树高、冠幅、枝下高、林分密度等,灌木的种类、地径、高度和冠幅等,草本植物的种类、盖度等。通过长期观测这些数据,经过分析,可以研究出油松人工林的演替规律、固碳释氧的能力、林木生长的健康状况等。
通过大量、长期的监测,就可以知道以什么密度、什么林分结构种植某树种最有效果,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应如何配置,阔叶树、针叶树、色叶树应如何搭配等,从而为园林绿化提供理论支持。譬如说,在重工业区域,空气污染物浓度可能就比其他区域高,种植哪些树种可以更好地吸附污染物?比如,有些地方对降噪、降污染要求不高,但要满足居民对园林景观的需求,又该如何选择?这就需要对城市绿地植物选择和配置进行分析研究。
为市民游憩提供参考
太原市森林公园作为主站点,设有一座综合梯度观测塔、一座自动气象站和空气环境质量监测场。在公园的南门,记者远远就看到一座高约26米的铁塔,这就是综合梯度观测塔。茹豪介绍:“综合梯度观测塔分别在塔身约1.5米、8米、15米、24米的位置,设有风速、风向、空气温度、湿度传感器,还有监测降水量、光合有效辐射、热通量的设备等。这样可以分析城市森林在减缓风速、改变风向、调控小气候等方面的作用。”空气环境质量监测场设置在公园中部,主要监测PM2.5、PM10、SO
2
、O
3
、NOx、噪声、温度、相对湿度、负氧离子等。“未来不久,我们将积极与各公园开展紧密合作,把我们的监测成果在各公园入口处实时展示出来,这样游客就能非常清楚地知道公园的实时环境质量如何,哪个季节和时间段适宜去哪个公园游玩,也能方便公园管理者科学施策管理。”
城市生态监测,不仅对人友好,还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记者了解到,除了大气环境、土壤理化状态、树木生长状态,太原城市生态站还同时对动物景观、昆虫景观、植物景观进行监测,将监测环境中出现的动物种类、昆虫种类、植物种类等进行记录。
在2021年的监测记录中记者看到,在迎泽公园就出现了麻雀、喜鹊、灰喜鹊、朱颈斑鸠、星头啄木鸟、大斑啄木鸟等16种鸟类和野兔、黄鼬、刺猬、松鼠等9种小型哺乳类动物,以及多种蜂类、蝶类和蜻蜓等昆虫。城市生态,离不开植物,更离不开动物,动物作为生态环境好坏的“检验者”,其物种数量的多少,也反映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变化。
记者 杨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