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年05月25日] -- 智慧生活报 -- 版次:[A1]

从“小朋友”如何顺利过渡到“小学生”

专家给你提供“幼小衔接”科学指导

  5月20日至6月20日是第十一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今年的主题是“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在“双减”大背景下,家长们都有什么样的焦虑?幼儿园如何帮助孩子们调整学习?从幼儿园到小学如何做到科学衔接?5月23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太原市教育局和太原市几所幼儿园、小学的相关负责人,共同分析与解读幼小衔接的科学方法。
不上衔接班 并不代表“零准备”
  “孩子没上幼小衔接班,上小学能坐得住、学得会吗?”“刚上小学,孩子在学校能否适应,家长怎么知道?”从“小朋友”到“小学生”,许多家长心中有着诸多担心。
  作为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过渡期,幼小衔接不论是对幼儿,还是对家长,都是一次考验。孩子初入小学是否能够适应,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今后孩子对学校学习生活的态度,并影响将来的学业成绩,因此,科学进行幼小衔接是必要的。
  2021年3月31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要求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并明确指出要做好身心、生活、社会、学习四大准备。
  “身心准备要求学生向往入学,有良好的情绪,喜欢运动等;生活准备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生活自理能力,参与劳动,增强安全防护能力等;社会准备要求学生学会交往合作,诚实守规,有任务意识等;学习准备要求学生好奇好问,有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浓厚,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等。”太原市教育局学前教育科科长朱君梅介绍。
  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而是童年生活自然的延伸和过渡,幼小衔接不是从5岁才开始,而是从入园就已经开始,贯穿于孩子在幼儿园3年的全过程,更加需要家庭、小学、社会多方的合力。
  “不上衔接班,并不代表‘零准备’,幼儿园里的各项教学活动都是在为上小学做准备。”朱君梅建议,家长们要多了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家长读本,还有《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的入学准备、入学适应的内容,这样有助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幼小衔的各项准备工作。
小学和幼儿园共同教研
  2021年8月、9月,我省确定了太原市万柏林区、清徐县和市直属幼儿园与小学为省级幼小衔接实验区和试点园(校),开展先行先试,实行试点带动,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指导文件中指出的幼儿园要做准备,小学一年级要适应。
  记者走访太原市育才幼儿园、育杰幼儿园、小店区新星幼儿园时发现,这些幼儿园在科学幼小衔接方面做出了很多给力的调整。
  太原市育才幼儿园通过社团激趣、劳动培德、阅读润心、守时养习、运动健体、家园同育六条幼儿园课程改革路径,科学赋能幼小科学衔接。“我们深入领会幼小衔接文件精神,积极行动并建立了与小学双向协同衔接的机制,通过双向教研、现场观摩研讨、家长参与体验等多种方式,逐步建立起科学衔接的良好教育生态。”育杰幼儿园副园长李永琴表示。
  此外,小店区新星幼儿园开设了亲子指导创意、抗挫、积极、宽容品格教育特色课程,包括品格绘本阅读及延伸活动、科学小实验、室内运动、音乐律动等,助力“小朋友”到“小学生”科学衔接。
  记者走访几所小学发现,小学一年级第一个学期也实施了与幼儿园相衔接的入学适应教育,合理安排一年级课程内容。比如教学大纲不断降低难度,由原来先“拼音”后“生字”,变成了先“生字”后“拼音”,拼音难度降低;强调阅读,大量的传统文化、古诗词的学习变多,增加了孩子和家长的亲子阅读时间。
身心、生活、社会、学习四大准备都要有
  在太原市育才幼儿园,孩子们劳动的身影随处可见,活动室小椅子的保洁、玩具柜的擦拭、更衣柜和床铺的整理、餐后桌面的清理;户外整理器械、清理杂物等,这是落实科学有效衔接中要求的生活准备,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走进该园的大班教室,有一个特别的钟表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入园、晨间活动、早餐、区角活动、盥洗、集体活动、户外活动、午睡、离园等园内活动图文并茂地画在钟表内,引导幼儿根据活动内容认识时间,理解时间运行的规律。
  “幼儿园升入小学后,学生最直接的改变就是作息的改变,教会孩子们认识时间,守时守规也十分重要。”太原市育才幼儿园园长刘桂英表示。
  育杰幼儿园将学习融入幼儿的生活和游戏中,结合幼儿的发展水平,针对性地开展爱祖国、好习惯、诵经典等主题活动,用3年时间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们做好全面准备,从而帮助幼儿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
  育杰幼儿园还邀请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园内讲述小学的生活,消除孩子们对小学学习生活的恐惧;通过园内各种特色活动增加孩子们对小学生活的期待感,在身心上向往入学,做好充足的准备。“我们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全方位落实孩子们升入小学需要做好的身心、生活、社会、学习四大准备,为孩子们升入小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李永琴说。
幼升小科学衔接家长角色很重要
  “在小学一年级,孩子们常见的问题有生活自理能力弱、习惯差,铅笔、橡皮经常丢失,课桌、书包里一团乱。”在太原市育才幼儿园“幼小衔接”系列讲座中,太原市第三实验小学校一年级老师魏文娟说。
  孩子离开幼儿园上小学,代表着要开始系统地接受教育。面对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有些孩子忧心忡忡,入学困难儿童表现出不想上学,这种状态甚至可能持续到小学中年级。
  究其背后原因,大多和家长有一些关系。魏文娟讲了几个案例:一个孩子刚上一年级,在教室门口站着不敢进教室,奶奶在旁边说:“一年级老师可厉害呢,不会对你有那么多耐心。”导致孩子更加害怕上学;还有在孩子聚在一起玩时,有的妈妈会开玩笑说:“看这一个一个的哪有要上小学的样子,开学可就没时间玩了。”会让孩子们潜意识里觉得小学很压抑。
  魏文娟建议,家长需要注意自己在生活中不经意间传递给孩子的信息,要给孩子积极正面的引导。比如:上了小学就成大孩子了,可以学习更多新知识,认识新老师和新同学;小学可以学到更多的字,到时候就可以给别人写信了;小学可以戴鲜艳的红领巾,让孩子对小学生活充满期待。
  在上小学前,家长可以模拟小学课间10分钟,引导孩子在此期间喝水、如厕。同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准备合适的学习用品,一起整理书包,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孩子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家长和孩子都需要尽快适应。小学意味着孩子人生的一个新篇章,孩子需要努力,家长也不能松懈。”魏文娟表示。
记者 王美如 武巧儿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