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年11月24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0]

篆书中的草书散氏盘铭文

  书法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笔墨为创作工具,以抒发情怀、陶冶情操为目的,用简练的线条表达人类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声的乐。让我们一起学习,以期掌握基础练习方法,学会欣赏书法作品,从而更好地推介中华传统文化。
主持人:胡海玉
北京大学校友会书画协会理事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山西书法家协会会员三晋文化研究会书画院常务院士山西城镇书画院常务院士
  学习金文,最好先学习毛公鼎铭文,到了一定阶段,掌握了书写笔法,熟悉了许多字形,积累了许多经验后,就可以进一步学习散氏盘铭文了。散氏盘系西周晚期青铜器,因铭文中有“散氏”字样而得名。清乾隆年间出土于今陕西省宝鸡市,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盘高20.6厘米,腹深9.8厘米,口径54.6厘米,底径41.4厘米。内底铸有铭文19行、357字,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
■散氏盘铭文特点
  章法上的肆意奔放
  散氏盘铭文作为西周晚期文字,虽然只有357个字,但与同时期的篆书书法有较大不同:1.在章法上,其用笔粗放豪犷,章法上浑朴雄伟,给人一种无拘无束、凝重含蓄、朴茂豪迈的感觉。字与字之间纵横有序,既有金文之凝固,也有草书之流畅,被后世称为“篆书中的草书”,开“草篆”之端;2.在体势上,字形结构避让有趣而不至于轻佻,多变但又不忸怩造作,珠玑罗列,锦绣横陈,在极粗质中见出极精到;3.在线条上,将稚拙与老辣、恣肆与稳健、粗犷与内蕴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它既不同于早期以时有肥厚用笔及点团来华饰其形,呈现出线与块面的结合,也不同于其后的晚周金文刻意整饬,而是于不规整之中见其错落摇曳之趣,给人以欹正相生、自由活泼的艺术美感。可以说散氏盘铭文既凝重遒美,又不失潇洒畅达。这是其魅力所在。
  结字上的仪态万方
  1.散氏盘铭文结字的特点为多是扁圆形,通篇铭文拙朴、拙实、拙厚和拙劲特点十足,一个个随势而生,生动活泼,彰显一个“拙”字。2.而就其单字来说,都打破了“对称、平正”的惯例呈横向的欹侧之势,左右突出,大小、奇正变换极具其能,而且变通常的“右高左低”为“左高右低”,使字势向右下倾斜,呈现出姿态自然、字形开张和妙趣横生的景象,加之其章法错落有致,使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都通过变幻多端的下俯、上仰、左顾、右盼联合起来,使人感到气象飘逸、仪态万方、憨掬可爱。
  笔画书写圆匀
  1.散氏盘铭文起笔、收笔、转笔多为圆笔,具备藏锋、露锋的丰富变化,写出的线条婉转流动、丰厚圆润、雄壮有力,表现出一种斑驳陆离、浑然天成的美;2.散氏盘铭文的字形构架并非固定不变、呆板生硬。它的活气跃然纸上,却自然浑成。特别是在经过铸冶之后,许多长短线条之间,不再呈现对称、均匀、排比的规则,却展现出种种不规则的趣味来。圆笔钝笔交叉使用,但圆而不弱,钝而不滞,是散氏盘铭文在技巧上的着重点;3.其字体浇铸感很强,充满浓郁的“金石味”。
  清末教育家、书画家李瑞清先生对散氏盘铭文极力推崇,喜爱有加;清代官员、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吴大澂先生曾经表示:“散氏盘此器横衍用笔,醇厚古茂,英鸷雄浑,当为篆书第一,余生平学之最久,得力最深。”
  根据自己多年学书经验,书写散氏盘铭文,一定要注重笔画之间交叉处的稍微停顿,使写出的作品显现“浇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