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年11月05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1]

70年来,他们这样唤醒沉睡的“聚宝盆”

——来自柴达木的一份创业报告

  “南昆仑,北祁连,八百里瀚海无人烟。”
  地处青藏高原北部的柴达木盆地,一方面是遍布荒滩、戈壁的无人荒原,一方面又因盐湖蕴宝、山川藏珍而被称为沉睡的“聚宝盆”。
  从20世纪50年代起,无论是在戈壁中筑养青藏通道,还是在碱土里开发片片盐田,一代代奋斗者70年来用双手唤醒沉睡千年的柴达木,谱写出开天辟地的创业传奇,让苍茫的荒原变为发展的热土。

苍凉戈壁里的铁皮房见证他们的坚强
  青海省公路局格尔木公路总段的段史馆里,摆放着一些铁锨、钢钎、镐头等工具,它们大都已残缺不全,有的铁锨甚至被磨损到只有正常铁锨长度的三分之一。
  20世纪50年代,第一代青藏公路的筑路工人用这些工具,穿越柴达木盆地,打通了祖国内地与西藏相连的交通大动脉,柴达木盆地里最大城市——格尔木也因此诞生。
  81岁的吴战瑞,青春记忆都留在了这里。1964年,刚满22岁的武威小伙吴战瑞和150多名甘肃老乡,途经格尔木,上到海拔4400多米的五道梁,一待就是15年。
  “当时,听从党中央号召支援西藏,养护青藏公路,能来的人都很光荣。”吴战瑞对那段岁月记忆犹新。
  “刚去的时候,大家只能住在铁皮搭的简易板房里,房子走风漏气,夏热冬凉。”吴战瑞说,“铁皮房就像是我们的‘前线战壕’,扎到哪,我们就干到哪!”
  74岁的盐湖集团退休职工王西臣1981年从部队转业,来到了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湖。
  “12顶铁皮房,10台挖掘机,10多辆翻斗车,当时我们就在察尔汗修盐田。”带着部队的扎实作风,王西臣和同事们天天套着水裤泡在卤水里。
  “为祖国的农业发展,大家争着干。”在盐湖博物馆里,王西臣指着铁皮房的照片说,“‘堡垒’都修好了,再顽强的敌人也都要消灭!”
  从铁皮房开始,老一辈柴达木人在“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的戈壁滩上艰苦创业,用双手开辟出一个蓄势待发的新天地。

不毛之地中的绿卡车闪耀他们的奉献
  察尔汗盐湖旁的盐湖博物馆里,珍藏着几张老照片:低矮的平房边停着几辆深绿色卡车,人们正在从卡车上取物资,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见到绿卡车来了,就说明晚上有新鲜蔬菜吃了。”58岁的盐湖集团退休干部刘传荣笑着说。
  他是一位“盐二代”,父亲刘宗元是第一批来盐湖开荒采矿的工人,从小就在盐湖长大的刘传荣见证了矿区变化。
  1986年,青海钾肥厂一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之前矿区的钾肥年产量也就几万吨,一期一建成就是年产量20万吨,为了一期早日建成,大家都铆足劲干,党员甚至带头住在厂房里。”刘传荣说。
  高强度的工作,绿卡车带来的新鲜蔬菜成了同事的念想。“绿卡车不仅是送来了蔬菜,更是给我们送来了加油鼓劲的‘精神弹药’。”刘传荣说。
  1989年5月,钾肥厂一期工程提前一年建成转入试车、试生产,盐湖钾肥的产量跨上了新的台阶,也拉开了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序幕。
  对于养路工人郭长青来说,绿卡车则给自己带来了精神食粮。
  20世纪80年代初,郭长青接过父亲手中的洋镐,来到戈壁深处的冷湖公路段。“身体不适可以忍耐,精神寂寞才是最大的敌人。”如果来了一辆卡车,只要车停下来休息,郭长青就会好吃好喝地招待司机,只希望他能多待一会儿聊聊天。
  20世纪80年代中叶,青藏公路全部铺成了黑色路面,来来往往的车越来越多。
  从驼队到卡车,从人力到机械,一代代柴达木人前赴后继,他们怀揣着简单而又伟大的理想,在戈壁滩上接力书写着无私奉献的传奇。

创新在他们手中擘画柴达木的未来
  冬日的太阳照在一望无际的盐碱地,耀眼而明媚。
  盐湖集团研发中心工程师张娟戴着一顶大大的太阳帽,蹲在干冷的地表采样点前记录数据。没几分钟,寒风已将她的手指冻得通红。9年来,盐碱地陪伴着张娟从大学毕业的小姑娘,成长为盐湖集团最年轻的高级工程师,而她也见证了盐湖开发从钾肥生产发展为盐湖综合利用体系。
  在离湖区不远的青海三元钾肥有限公司的熔盐车间里,技术负责人陆逞赢正和同事一起检查记录仪器显示屏上的数据。
  “我觉得盐湖集团不仅会走在中国前列,更能领跑世界。”作为一名“盐三代”,陆逞赢对企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这些年轻力量正接过老一辈的接力棒,用柴达木精神在广袤的戈壁滩上绘就新的画卷:察尔汗盐湖的钾肥年产量达到800万吨,占国内生产总量的85%以上。钾盐综合利用率由最初的27%提升至80%以上,钾肥消耗由完全依赖进口达到自给率50%以上。
  柴达木的路网体系也在不断完善,格库铁路、敦煌铁路敦格段相继通车,格成铁路、G6京藏高速格拉段也正在规划当中。待到公铁路网完善之后,柴达木的区位价值将大大提高。
  70年来,一代代奋斗者为了柴达木的发展,坚守着精神高地: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团结奋斗、科学务实。
  他们把青春和人生献给了雪域高原,献给了祖国的“聚宝盆”,并在这里树立起一座座注入新时代内涵的精神丰碑。新华社记者 陈凯 王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