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年03月29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0]

古人曾流行穿开裆裤

  对现代人来说,没有谁会选择穿一条开裆裤出门。但在古代,穿开裆裤还是合裆裤,不存在选择的问题,更多是与所处时代有关。
    中国古代,有很长一段时期穿开裆裤是一种流行,因为战争、劳动的需要以及布料技术的发展,直到汉朝,古人才慢慢告别开裆裤,穿上合裆裤。
  
  
  远古流行开裆是为“通”避免走光外面穿裳
    中国古代很早便有了裤子,但其作用是对衣裳的一种补充。《格致镜原》引《物原》的说法:“禹作袴。”这个袴与现代“裤”字的读音相同,但形态上略有不同。按《释名》说法:“袴,跨也。两股各跨别也。”可见这个字的来源与穿着姿态“跨”有一定的关系,强调的是两腿分穿。
    历史上的“袴”可细分为如下两种形态:第一种是胫衣,《说文》当中解释:“袴,胫衣也。”胫是小腿,胫衣接近于现代的高筒袜;第二种是开裆裤,《格致镜原》引明代学者张萱《疑耀》的说法:“古人袴皆无裆。”湖北马山一号战国楚墓出土的开裆裤,提供了实物佐证。
    开裆与合裆之间并没有技术障碍,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有两个原因:其一,远古中国天气炎热,当时穿粗糙面料做成的合裆裤,会感觉很不舒服;其二,《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当中都特别强调“通”,当时认为穿封裆裤会妨碍毒气散发而损伤身体。这一点很容易理解,裤裆的确是容易滋生细菌的地方。
    可是不穿合裆裤,很难避免出现尴尬走光的状况,关于这一点,我们的祖先想了很多办法。首先,古人的开裆裤只是内穿,外面还穿近似于围裙的裳,并且官员和妇女的裳随着社会发展,逐渐加长到脚面。这种穿法同时解决了散热、保暖、护腿、遮羞等问题。另外,在周礼的影响下,中国出现了一套以跪坐之礼为基础的礼仪制度。跪坐即“席地而坐”,将臀部放于脚踝,上身挺直,双手放于膝上。因为当时裤子没有裤裆,“跪坐”就是为了防止失礼。
  司马相如曾穿“犊鼻裈”出场霍光无意间成合裆裤推手
    除了妇女和官员之外,军人和劳作之人无论是出于保护身体还是维护形象,都需要穿上合裆裤。合裆裤开始被更多人接受还是在汉昭帝时期。
    更早一些,西汉的司马相如曾经穿过“犊鼻裈”。当时司马相如和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私奔,两人为生计开起了酒馆。卓文君在前台接待客人,司马相如则穿起“犊鼻裈”,与雇工们一起洗涤酒具。“犊鼻裈”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应该类似于今天的内裤。历史上有种说法,因为其长度恰好达到膝上的犊鼻穴,所以得名。司马相如颇有社会名望,能够穿“犊鼻裈”出场,内心非常强大。
    此后,一个权倾朝野的大臣成了女性穿合裆裤的推手,他就是霍光。霍光在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代为官,霍光的外孙女上官氏从6岁嫁给汉昭帝,一直没有生育。为了保证权力继续延续下去,霍光希望皇后独享皇帝的床笫之欢,尽快生个皇位继承人。情急之下,霍光下令宫女们都穿上封裆的“穷袴”。《疑耀》记载:“古人袴皆无裆,女人所用皆有裆者,其制起自汉昭帝时上官皇后,今男女皆服之矣。”霍光的做法虽然粗暴,最终也没有达到目的,但无意之间成为合裆裤的推手。
  合裆裤渐成流行装并发展成多种样式
    有了汉朝打下的基础,再加上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合裆裤就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流行装束,并发展出多种样式。
    比如袴褶。袴褶本是胡服的一种,上服褶而下服袴,袴褶即上衣为对襟鸡心领形,腰间束皮带,下着裤。这种装束方便骑乘,所以多用来做军服。袴褶在战国时期由游牧民族传入中原,逐渐被汉族接受,到南北朝时已经成为流行的服装。
    比如大口裤。汉代以前,游牧民族所穿袴褶,其袴口较窄,被称为小口袴;传入中原之后,由于天气相对较热,汉服也有宽松的传统,所以演变出大口袴,官员、百姓、军人,都有穿着。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流行过一段时间的喇叭裤,与南北朝时期的大口裤相当神似。
    还有缚袴:大口袴不便于行军打仗,于是就想到在膝盖处把裤腿缠起来。这种裤子始于三国时期,到晚唐以后逐渐消失。
  
  ■链接
  成语“纨绔子弟”其实与裤子有关
    成语“纨绔子弟”中的“绔”字最初写作 “袴”或“裤”,后来才写成了绞丝旁的“绔”。
    《汉书·叙传》上讲到一个叫班伯的人,这个人“出与王、许子弟为群,在于绮襦纨裤之间,非其好也”。班伯经常跟王、许两位皇后家里的子弟们一起玩,这些子弟们穿的都是绮襦纨裤。这是“纨绔”一词的前身。
    早期的袴穿在里面,外面有裳遮挡,所以往往用低档面料制作。后来在汉朝的文景之治和丝绸之路畅通的环境下,富人消费丝绸不再是大问题,所以逐渐演变为 “纨绔”,暗示用料的讲究。 据中青网、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