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年06月12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

认知训练留住渐渐远去的记忆

  绝大多数老年痴呆患者一旦被确诊后,就进入了记忆力衰退的通道。目前尚没有一种药物能够逆转此症状,而且随着患者疾病进行性加重,患者的记忆力、注意力、语言表达能力、解题能力、定位能力等,都会呈现出加快衰退的趋势。病情越重,照料者的负担越重。但进入专科护理机构的患者不到5%,这不仅不利于患者疾病的科学管理,而且也加重了照料者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有个认知功能训练护理门诊,这是由专业护理团队组建的面对老年痴呆及前期患者的康复门诊。在这里,对于护士来说,每名患者都是最难教会的学生,“一句话重复20遍,他依然会忘记。”但护士们说:“不管他们怎样,我们从未想过放弃。”
  在遗忘的道路上减缓前行的速度
    76岁的李叔叔8年前确诊罹患了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大家所说的老年痴呆。一年前,李叔叔在老伴儿的陪伴下,开始了认知康复训练。经过一年的康复,现在李叔叔的家人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康复方法。由于认知功能训练护理门诊的患者实在太多,护士经常劝他在家里康复就行了,但李叔叔坚决不同意,一定要到医院来康复。李叔叔的老伴儿也支持他来医院康复,“平时在家脸上都没个表情,一到医院就高兴!”
    在认知功能训练护理门诊,患者要做什么?玩!他们可能就是做做拼插游戏,可能就是做个手工作品,可能就是玩玩电子游戏。实际上,这些“游戏”都是根据患者的病情设计的康复内容。
    李叔叔已经确诊8年了,虽然生活基本能自理,但其他方面的退行非常明显。来到康复门诊后,护士先是对他的病情进行了评估,然后为他设计了渐进式的康复方案。“刚开始就是做拼插游戏。”护士拿出一盒子的拼插小工具,举着最简单的图案,带着他一起来完成:“图案”特别简单,就是阿伯数字“1”。等到李叔叔能够完成这个最简单的图案后,护士给他增加了难度,“咱们拼一朵小花吧。”这么简单枯燥的康复持续了两三个月,李叔叔已经可以拼出一张小马的图片。这时候,护士长带他做了一个新“游戏”,开始做“相框”。做好之后,李叔叔像拿着“宝贝”一样把相框带回了家,装上了自己和妻子的合照,摆在桌子上。
    那个周末,女儿回来看他们,李叔叔很骄傲地告诉女儿,“这是我做的。”女儿看到父亲主动和她说话,特别激动。原来,自从李叔叔被确诊为老年痴呆后,就很少说话。“问十句话,有八句就像没听见一样。”没想到,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后,他竟然能主动和家人交流了。
    “老年痴呆患者在通往彻底忘记这个世界的路上,无法原地不动,更不可能后退,唯一的办法就是减缓前行的速度。”认知功能训练护理门诊护士长乔雨晨说,在通往彻底遗忘的这条路上,如果单纯服药治疗的速度相当于开汽车,服药+护理就像是骑自行车,服药+护理+认知训练就像是步行,大大减慢了病情发展的速度。
    “目前的研究证明,认知功能训练是增加大脑储备量的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方法。李叔叔的病虽然不可逆转,但家属的主观感受改善特别明显,老伴儿常说:“老头子最开心的事儿就是到医院进行康复!”
  一句话重复几十遍刺激患者近期记忆
    认知功能训练护理门诊还为老年痴呆前期患者提供康复训练。“这些患者看起来和健康人士真没什么区别。”乔雨晨说,面对这些“聪明”的患者,康复训练必须要加大难度,“他们基本上都是在电脑旁边进行康复,参与各种有意思的游戏来完成训练。”
    痴呆前期的患者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记忆力下降。对于这些患者,来到门诊首先要进行评估,“特别‘聪明’的,就做比较难的题目;一般‘聪明’的,就做相对简单一点的题目。”老年痴呆前期患者的记忆力下降主要体现在近期记忆力下降方面,“别人和他说过什么,患者转眼就忘了。”这种转眼就忘事的情况,很多人都有,是不是都属于老年痴呆前期?乔雨晨说,还真不是。普通人的忘事,虽然忘了,经过提醒还能想起来,并且不会否认。老年痴呆患者则相反,比如,护士将自己的姓名告诉患者,说了两三遍,患者当时记住了,过了20分钟就忘了。此时,护士再提醒患者。患者却会坚决不承认护士曾经说过,还会大声嚷嚷:“你什么时候和我说了!你根本没和我说过!”不过,患者的近期记忆经过长时间“刺激”也会有所改善。“我姓乔,说两三遍患者记不住,那我就说上20遍,甚至30遍。”
    针对老年痴呆前期患者疾病发展的不同程度,认知功能训练护理门诊有一个庞大的题库。“有的题库调出来,你会发现就是一个类似于‘打地鼠’的游戏。”这个小游戏锻炼的是患者的注意力、执行能力。有些游戏类似于小学生的应用题,“屏幕上开过来一辆高铁,车上坐了5个小朋友。电脑会告诉5个小朋友的名字,过了一会儿,5个小朋友分别在不同的车站下车了。这时,电脑会问,小明到底在哪一站下车了。”这种题目,如果患者不能集中注意力阅读题目,不能记牢小朋友的名字和他们对应的下车站名,还真答不上来。
  帮助患者留住记忆耐心与技巧最重要
    老年痴呆和前期患者,就像一个没开窍的孩子,说什么似乎懂一点,似乎又都不懂。对于护士来说,这是个不小的挑战。乔雨晨说,认知功能训练护理门诊护士的耐心和技巧对于患者的康复程度影响很大。“这里面学问不少。”患者在进行训练时,经常会发脾气,“发脾气的原因各种各样,最根本的原因是他的能力不足以顺利完成这项训练。”这时,身边的家属往往会和护士说实话,“他不行!”患者更生气了,有些人甚至会掀翻康复桌。认知功能训练护理门诊的护士懂得患者的意思,“他的情绪变化不是对护士不满意,而是对自己不满意,但是他不能很好地表达。”这时,护士往往会劝家属在诊室外面等候或者不要过多打扰患者的康复训练。护士的及时鼓励对于患者来说非常重要,但是也不能一味鼓励。“其实每个人都有惰性,如果患者发现你就是鼓励再鼓励,他有时候就会偷懒。”认知训练门诊还会给患者“留作业”,护士还要监督检查患者“作业”完成的情况。
    乔雨晨经常说,认知训练门诊的护士必须要有很强的沟通交流水平,要心灵手巧,还要喜欢这个专业,“其实每个患者都很可爱。”乔雨晨说,叔叔阿姨们会对护士们讲过去的故事,也会跟着一起做益智游戏……就是常会忘记护士到底是谁。
    乔雨晨曾经接诊过河北患者张叔叔,“老伴儿为了带他做认知训练,每次都要坐火车到北京,辗转来到医院,有时赶不上回家的车就只能住在附近的旅馆里。”张叔叔的记忆力下降明显,在训练过程中,相同的话,乔雨晨常常要重复几十次,他才能慢慢完成训练。而张叔叔每重复一遍,护士们都要像第一遍一样面带微笑、不停鼓励,如果露出一丝不耐烦,或是一个怀疑的眼神,都会让患者感到自己的能力下降,打消坚持训练的信心,甚至放弃训练。“在我眼里,张叔叔就像个孩子,不同的是孩子会逐渐成长,但他只会越来越差,最好的结果也只能是维持现状。”每次训练的时间是一个小时,训练结束,乔雨晨已声音沙哑、汗流浃背,但张叔叔会像孩子一样笑起来。老伴儿说:“现在老张又能和我聊天了,我家的生活又有了希望!请你千万不要放弃他,好吗?”
    这里的每一名护士都没想过放弃患者。每天,这里都有像张叔叔这样的患者来做康复训练。乔雨晨说:“帮助他们留住记忆,是我们的天职。”
  据《北京晚报》
  
  ■链接
  三类人是老年痴呆高发人群
    传闻说,用脑越多的人越易痴呆,其实不然。研究证实,文化程度越高,老年痴呆发病率越低。
    老年痴呆的发病率跟年龄有很大的相关性,65岁的平均发病率是3%—5%,70—80岁是5%—10%,80岁以上是30%,90岁以上是50%。总的来说,年龄越大,风险越高。
    此外,以下三类人是老年痴呆高发人群。
    饮食嗜好肥甘。研究发现,日本的饮食生活欧美化,老年痴呆人群近年来有增无减。荷兰研究者的调查显示,欧美饮食多含肥甘,其所含大量的脂质、饱和脂肪酸、胆固醇会加大罹患老年痴呆的风险。
    不爱运动。这类人一天到晚无所事事,不是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就是蒙头大睡,生活节奏缺乏变化。
    患有代谢症候群。高热量会使人发胖,并容易患上代谢症候群,降低基础代谢,容易引发三高症状,加大日后罹患老年痴呆风险。一项较新的调查显示,卡路里摄取量较高的那组人与摄取量较低的那组相比,罹患老年痴呆的风险要高出约1.5倍。 晨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