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年05月15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1]

退休后再出发感谢“垦荒人”

  无论你是否做好准备,生命已将你带到退休的驿站。回头,没有退路;前途,一片迷茫。但,时光依然绵延,生命仍在继续。
    1——
    退休后的生活怎样度过,朝哪个方向走,我内心一片茫然。也曾经出没于公园,留心于养生,关注于老年大学,还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并付诸志愿活动。企图栖息或寄托后半生的精神生活,找一个安放心灵的角落。
    一年前,我不经意走进了太原诗词学会桃园诗社,结识了社长赵玉兰老师。
    乍进诗社,有诸多的不习惯。满目皆皓首,老者壮奇观!在浩渺无边的诗路上,我还是名小学生,格律诗得从零学起。我的内心充满纠结,接下来要不要往前走?怎么走?
    还没来得及多想,第一次《雪》的命题创作开始。我填了首词,《踏莎行·雪之吟》发在诗群里,赵老师真诚的点评感动和鼓舞着我,“淑文,《踏莎行·雪之吟》,这首词着笔有力,情景交融,字句凝练,采用艺术手法抒写,看得出功底深厚。”我长舒了一口气。
    接下来,我便跟着诗社开始了《九九消寒图》的格律诗创作。平生第一首七言绝句从这里开始。九天一首诗发到群里,没有人嫌弃你不会写,总会有许多“诗长”为你推敲把脉。无声地浸润、滋养着我这棵幼苗。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格律诗有了初步了解,便常常伏案深夜,在诗文余韵中沉醉,在字句间徘徊。每当写成一首诗,就从心底里生出成就感。我开始从内心深处接受这个群体。
    2——
    接下来的日子,诗社的同龄人逐渐多了起来,培养“年轻人”(即将退休和刚退休的人员)是赵老师经营诗社的策略。这群人刚离岗,需要学习古典文化,用诗意装点退休生活,去实现人生的第二个黄金期。这是赵老师在实践中的感悟。
    在开垦这片“心田”的过程中,赵老师发现这些“年轻人”思想活跃,兴趣广泛,投入多种社会活动。这样会分散学诗的精力,赵老师便分层次因人施教。培养初学者的学习兴趣,赠予专业书籍,传授写诗经验;对于文字基础薄弱的,她一对一辅导,逐句逐字推敲修改诗稿,不厌其烦;对有一定基础的新学员,她积极推介,搭建展示平台;对有深厚诗词基础的新诗友,在诗群广泛推广其经验,并创造机会做示范,启迪诗友。
    在每月一次的诗词课上,赵老师或请老师传授经验,或传授名人诗词讲座,或让“年轻人”谈写诗过程,互相取长补短。还开展多种采风及创作活动,为诗友们创造一个相互沟通了解、彼此增进友谊的氛围。此外,她还邀请太原市人大原副主任刘新春作时事政治辅导报告,让大家了解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把握政治方向,与时俱进。
    在这个群体里,我感受到了强大的凝聚力,它像磁石吸引着我和同龄人。
    3——
    在群里,多数“年轻人”都在暗暗较劲,今天你写首律诗,明天他发篇新诗,有时还探讨诗词中的时代背景、历史故事,相互切磋,相互影响。
    来社不久的宋玉香,是位诗词零基础诗友,在赵老师的鼓励支持下,走出家门加入诗社。在一次创作讨论中,她感慨地说:“是赵老师为我提供了郭翔臣编著的《诗词曲入门读本》,每月一次诗词创作,赵老师都要帮忙修改。曾经因为写诗,我多少个夜晚抱着书本硬啃,多少次想过放弃。赵老师了解后及时给予鼓励:‘玉香,不要轻言放弃,冲过这个难关,你就会发现自己正在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虽说自己对诗词产生了兴趣,但写起来还是很费劲。为提高写诗能力,我特意报了诗词班,额外补课。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终于能够独立完成作业了,这是一次跨越。从进桃园诗社大门这天开始,我就感到了大家庭的温暖,这里有热情和善、互帮互学的诗友,还是以文养老的阵地。”
    宋玉香的经历,我感同身受。退休后,再出发,说来易,做来难。作为诗社里的“年轻人”,能再经历一次成长,真要感恩。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感谢赵玉兰老师,她是我退休后精神上的知心姐姐、写作上的良师益友,是我的领路人。范淑文(太原市杏花岭区大东关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