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12月26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0]

从交通工具变迁看社会大发展

  我1955年参加工作,1956年在左权县七里店供销社当售货员。当时,我16岁。
    和我同店的同志有一辆老旧自行车,闲来无事时,我便学会了骑行。夏季的一天,我骑车到县城办事,一路上遇见了四个骑行人。当行至西河头路段时,忽听路旁正在锄苗的几个人在喊:“快看,路上有那么多人骑车哩,还有一个小孩。”我知道,他们说的小孩是指我,我感到很是自豪。从此,我便有了一个心愿,自己也买辆自行车。1957年底,我省吃俭用,从旁人手中买了一辆红旗牌二手车,结束了我徒步的历史。
    1965年,我调到寒王公社工作,也是那辆二手自行车陪我出行。当时,左权通往阳泉只有对开的一趟长途汽车,还是解放牌大卡车。
    20世纪70年代初,公社有了拖拉机,往返县城办事便乘坐着拖拉机,左权到阳泉的长途客运也变成了大客车。20世纪70年代后期,公路上又多了一种交通工具,人们都叫它电驴子,也就是两轮摩托车,群众的出行方便了不少。
    1977年我调到松树坪煤矿,矿上有一辆运输卡车,开会、办事就由它接送。
    20世纪80年代初,我到石匣公社工作后,卡车成了大家的出行工具。1987年,我调回城关分管乡镇企业,每到煤矿检查工作,坐的都是镇机关的一辆212吉普车,后来换成了小轿车。
    直到2001年退休,因年老骑不动脚踏自行车,又有了电动自行车。从我个人的交通工具变迁,再看老百姓的出行,那真是几年一个大变化。20世纪50年代到县外,只有左权到阳泉一条线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通了榆次、长治、邢台等多条公路;现在,汾邢高速、左黎高速公路贯通左权的东西南北。乘车工具也从20世纪50年代的胶轮大车发展到现在的公交汽车、电动汽车,许多人都有了私家小汽车。县境内几十条公交线路、遍城穿梭的出租汽车,到一百多辆的节能公交汽车,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方便。
    我为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骄傲、自豪。
    王海春(晋中市委老干部局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