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12月12日] -- 生活晨报 -- 版次:[A1]

古代水稻不普及吃什么“饭”?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现在物质条件日益优越,主食在饮食结构中的比例越来越小。然而在古代,吃饭可是头等大事,肚子吃不饱,很可能引起社会动荡,甚至朝代更迭。
  新石器时代祖先就开始蒸饭了
    1973年,考古人员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120吨人工栽培的谷物,这些粮食主要由籼米和粳稻组成。在北方,吃饭的历史同样悠久。《史记·夏本纪》中就有在黄河中下游种植水稻的记载。
    新石器时代,古人发现用蒸汽煮熟的米饭,颗粒饱满,粒粒分开,于是“蒸饭”出现了。与如今的蒸饭不同,远古的蒸饭要事先在锅里煮一下,再捞出来,在一种叫“甗”的蒸锅里煮熟。甗是底部有小孔的器具,这样放在鬲、釜中,蒸汽上下流通,把生米煮成熟饭。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技术的进步,甗由陶制演变为青铜甗、铁甗,直到轻便的木甗出现。
    蒸饭在先秦时期依然很流行。《诗经·大雅》中的《泂酌》写道:“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餴饎。”意思是说用活水淘米,这里倒,那里舀,米饭还是蒸的好。
  汉代将米饭晒干吃时用水泡
    到了汉代,古人的口味有了新的变化,普遍吃一种叫“糗糒”的主食。其实它就是晒干了的熟米饭,吃的时候用水或汤泡一泡。这种干饭易保存、随取随食、携带方便,受到草根阶层的普遍欢迎。然而上流社会认为糗糒难登大雅之堂,抱有鄙夷的态度。西汉末年,一代枭雄隗嚣因为吃了糗糒,羞愤而死。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飧饭》中,专门介绍了糗糒的制作方法。
    汉代除了糗糒,还有一种叫“麦饭”的饭食。这是由蒸熟的不脱壳小麦制作的。小麦连壳吃,不易消化,口感不好。古人认为小麦有毒性,为了吃完这碗饭,古人把麦饭和汤一起吃,所谓“原汤化原食”。当时,主人是不能用麦饭招待客人的,那是对客人的不敬。
  魏晋时期吃精白米饭是身份的象征
    魏晋南北朝时,菜饭逐渐占领餐桌。烧饭前,首先要挑选颜值高的米粒,然后用温热水浸米,泡一顿饭的工夫,再用手搓,水冷后再用冷水淘,再搓,直到米发白为止。这样淘选做出来的米,加上剁碎的蔬菜,烹饪出的菜饭,“饭色洁白,无异清流之米。”
    由于魏晋时期稻米产量不足,不是所有人都能吃“白米饭”。直到南朝后期,随着水稻种植面积的增加,普通人才吃上米饭。
    上流社会吃精白米饭是身份的象征,也有例外的。北魏名臣李崇官拜镇西大将军,袭爵陈留郡公。家中仅仆人就有一千多人,可他吃饭只有两个菜:拌韭菜和腌韭菜。他的门客向众人吹牛说:“我们家天天有十八菜。”众人不解,门客解释道:“二九(韭)十八呀!”众人笑得前仰后合。
    到了隋唐,有百姓以豆为食。一碗豆菽饭,是家境贫寒的标志。除了豆菽饭,当时百姓以“脱粟饭”为主。脱粟饭,是指用经过脱壳处理的粗加工小米做成的饭。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窦建德“性素约,不喜食肉,饭脱粟加蔬具”,说明当时吃脱粟饭是生活清贫的表现。
    隋唐时一日三餐成主流
    上古时代,古人“饥则求食,饱则弃余”。定时吃饭的习俗最晚形成于商代。一天中的第一餐叫“朝食”,第二餐叫“餔食”,朱熹在《集注》称为“朝日饔,夕为飧”。在古人心中,朝食是正餐,正儿八经做饭吃,餔食却是朝食的残羹剩饭。秦汉时期,上流社会普遍为“一日三餐”,级别较低的官员和寻常百姓多为“一日二餐”。到了隋唐,在民间基本普及了“午餐”,“一日三餐”成为社会主流。由于午餐是在日中时开始的,故名“中食”“昼食”,“中食”成为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
    值得一提的是,皇帝享受“一日四餐”的特殊待遇,分别是“旦食、昼食、夕食、暮食”。在汉代,这种待遇就形成了制度,体现了饮食文化中等级色彩和礼仪特征。东汉的班固《白虎通·礼乐》认为:“王者之所以日四食何?明有四方之物,食四时之功也。”帝王借“四方”“四时”的由头,多吃了一顿饭。
    米饭在宋朝与今天没什么区别了。古人的烹饪技艺的进步,口味的不断变化,使得宋朝的“花式米饭”层出不穷,有青粳饭、蟠桃饭、金饭、玉井饭、盘游饭、二红饭、蓬饭等等。
    北宋僧人文莹在《湘山野录》中记载,宋真宗听说越南中南部的水稻,耐旱耐贫,称为“占城稻”。于是真宗命人用珍宝换了20石稻种,并在皇宫后苑进行培植,有收成之后还请了一些大臣一同品尝种出来的稻米。公元1012年,宋真宗命江淮、两浙推广占城稻,这被认为是中国第一次推广种植进口水稻。
  据《国家人文历史》